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作文频道 小学生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人作文 叙事作文 写景作文 想象作文 话题作文 说明文 议论文 看图写话 日记 读后感 周记 节日作文

周记 节日作文 观后感 续写改写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优秀作文 人物专题作文 孝心作文 童话作文 诚信作文 描写作文 小考作文 半命题作文 运动会作文 创新作文 秋游作文

热点作文 春天作文 秋天作文 冬天作文 夏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家乡作文 校园作文 自然风光作文 人文景观作文 亲情作文

友情作文 游记作文 启示作文 军训作文 环保作文 感恩作文 感动作文 和谐作文 创新作文 科幻作文 毕业作文 开学作文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作文网作文素材作文指导从咬文嚼字到心骛八极—谈谈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

从咬文嚼字到心骛八极—谈谈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

[10-15 23:07:42]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作文指导   阅读:9881
作者: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开创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新时代,迄今为止,“话题作文”已经连考了六届。实际上,1999年的命题,并没有出现“话题作文”的字样,原题是“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话题作文”的概念是当年考完以后,专家们总结出来的。从2000年开始,“话题作文”四个字正式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里,直至今年。
剖析话题作文的题目,不难发现,题目是由这样几个部份组成的:话题材料、话题导引、写作话题、写作要求。请看1999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② 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以上第一段文字从开头到“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即是话题材料,“当然”到段末可说是话题导引;第二段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则是考生所要写作的话题了;第三段文字对写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所谓审题,就是对题目的四个部份的内容完整了解的过程——“了解”到悟出题旨并明确写作要求。要达到这个程度,须对组成题目的全部文字咬文嚼字——这样说似乎夸张了一点,但强调一下是有必要的。
话题材料的取材是很宽泛的,从内容上看,各个门类的材料都可选取;从形式上看,科学实验摘要、几何图形、寓言故事、网上聊天记录、名著中的文学形象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列举,等等,都出现在了高考的考题里。1999年的话题材料公认是最难的,首先是“话题作文”是开创性的,而“移植记忆”的科学实验又不为所有的考生熟知——尽管材料对之进行了表述,但由于缺少细节,不少考生仍是一头雾水。2000年开始,材料的难度有所降低,如2003年的材料,是一则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这则寓言故事考生在课本里或是在课外阅读中是见识过的。不过,对之的理解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阅读材料,领悟出寓言的寓意——讽刺了那些不经任何调查研究就乱加指责和怀疑的人。
话题导引是对话题材料的诠释、评论,或是对其内涵、外延的拓展、延伸,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考生应仔细阅读,以更好把握材料的精神实质,并打开写作的思路。1999年的话题导引就很典型:首先,它指出了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然后,提出移植记忆成败的两种可能;在“成败”中选择了“假设”的命题。有了这种导引,考生就比较自然地进入了设置的话题的情境中。2004年四川考生考的一套全国卷,作文题的文面上缺少了话题导引,但在话题材料中,却能发现它的“踪迹”: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网友A提出了人生中快乐与痛苦并存的规律,并概括出在对待挫折和痛苦问题上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网友B对A指出的一种人的态度进行了形象的诠释;网友C则对“痛苦”二字进行了具体的诠释。显然,三名网友的话语本身,已经兼有了话题导引的作用。对这样一身兼二任的材料,更应该特别留心。
对于写作话题,“咬文嚼字”用在这里就没有丝毫夸张了。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要注意“假如”和“可以”:“假如”表明记忆移植只是一种假设——科学幻想,“可以”是在假定的前提下,必须写记忆移植,而不能写不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答案”二字已经虚化,或说是已成了广义的“答案”,即世间一切有因果关系的事物的结果。2001年的 “诚信”没有任何修饰限制。2002年的 “心灵的选择”,“心灵的”对“选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是经过了激烈的心理的矛盾冲突后所进行的“选择”。2003年的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和2004年 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话题的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关键的词语都是那个“和”字。在这两个话题里,“和”只是在表面上表示它两端的“成份”是并列关系,而实质上,并不是并列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里,“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间构成的是因果关系。“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里,“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之间是一种承接关系。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话题不是考生要写的作文的具体题目,而是对写作范围的一个大致的限定。
关于写作要求,1999年提出了四项,第一项对思维方式、内容范围、表达方式等提出了要求,这项要求是很宽松的。第二项是对具体的题目提出了“自拟”的要求。第三项对文体提出了要求——这一年除了诗歌,其他的文体开禁。第四项对字数提出了要求——考生一定要弄清楚,要写多少字才合乎要求——没有上限,却有下限——不能少于800字,否则要扣分。2000年,“文体不限”了,解放以来经历了几十届高考,至此,文体完全开放。2001年,系统提出“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项要求,专家们称之为“三自”原则——这标志着话题作文的命题走向成熟。2002年,增加了一项“不得抄袭”的要求,对之, 社会上多有争议,不少人认为这一条是多余的——如果要抄袭,就别来参加高考了——笔者也持这样的看法——2004年,已经取消了这一条要求。2003年,在第一项里,增加了“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一句,明确放宽了对材料处置的要求。考生必须完整了解这些要求,还要注意每年都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首先是写出“入格”的作文,而不至于造成过失性的失分。
审题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此番“咬文嚼字”之后,才能进入“心鹜八极”的立意、构思及谋篇布局成文的阶段,故而,考生应过好审题这一关。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作文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