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作文频道 小学生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人作文 叙事作文 写景作文 想象作文 话题作文 说明文 议论文 看图写话 日记 读后感 周记 节日作文

周记 节日作文 观后感 续写改写 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优秀作文 人物专题作文 孝心作文 童话作文 诚信作文 描写作文 小考作文 半命题作文 运动会作文 创新作文 秋游作文

热点作文 春天作文 秋天作文 冬天作文 夏天作文 动物作文 植物作文 家乡作文 校园作文 自然风光作文 人文景观作文 亲情作文

友情作文 游记作文 启示作文 军训作文 环保作文 感恩作文 感动作文 和谐作文 创新作文 科幻作文 毕业作文 开学作文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作文网作文素材优秀素材高三作文经典素材(下)

高三作文经典素材(下)

[10-15 23:07:16]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优秀素材   阅读:9476

(2)屈原,一个朴素而浪漫的名字,被华夏儿女永远铭记。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迎。遭遇放逐,仍赋《离骚》。那满怀悲怆的一跃,成为汨罗江上的万古悲风,历史上永恒的一页。你的灵魂,一定到了至高至善之境,不然,怎么如此执着地追求完美呢? 

天才岳飞 

一、天才的成长之路 

熟知岳飞事迹的人想必不会否认岳飞是一代天才:文有《满江红》、《小重山》等名篇传世,武获“一县无敌”的美誉。那么,天才是从何而来呢? 

①、天才不问出处:岳飞没有显赫的家世,而是生于相州汤阳(今河南汤阳县)永和乡孝悌里的一个贫苦家庭。 

②、天才源于勤奋好学:天才不一定是天生之才。他爱读《左氏春秋传》和孙、吴兵法,常通宵不寐。为学艺求师于箭师周侗和枪x陈广,并勤练不辍。 

③、天才在于从不泥古:典型的是岳飞行军打仗从不授以大将阵图,由皇帝摇控指挥,而认为用好兵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 

于是,一代天才诞生了。 

二、对手 

(一)当天才遇上天才 

⑴读宋史应该知道,在遇到岳飞之前,杨再兴是天才,强盗中的天才,宋王朝的军队多次围剿,总是大败而归。甚至岳飞的爱弟岳翻也被他一刀两断。但当他一遇到岳飞,一战即溃,并被俘。临刑前杨再兴却异想天开地要面见岳飞,并认定岳飞会救他。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岳飞封他做了将军。他也就成了肯为岳飞偿命的天才。相信能让天才臣服的人自然也是天才。 

⑵在遇到岳飞之前,完颜兀术是天才。作为一位能将“女真兵不满一万,满一万则天下无敌”的军队的人肯定是天才。这一点在他连年征战的记录上有清楚的记载,但是当他遇到了岳飞,霉运就开始,一败再败。尤其是郾城那一场决战,处于绝对劣势的岳家军在面对完颜兀术的王牌 “拐子马”时,天才的岳飞竟然异想天开地让“敢死队”用巨斧专砍马蹄,一万五千匹“拐子马”倒下去了。金人也不得不高声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女真完了!”完颜之术也打算从此化装逃回女真首都。能让天才对手害怕的人难道不是天才? 

(二)、当天才遇到了小人 

应该说,如日中天的岳飞是天下无敌的。但是当他遇到小人时,他倒下了,伴着“莫须有”的罪名,喝下一杯毒酒,他倒下了。 

    这也许是一个怪圈,但好像又是必然。不然中国为何会流传下这样的话:宁可与君子结仇,不可与小人结怨。 

在外敌入侵面前,天才的岳飞想到的是民族大义,想到的是“餐胡虏肉”“饮匈奴血”,想到的是迎回“徽钦”二帝,赢回汉民族的尊严。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会影响到“主和”的秦桧的仕途,他也没想到副将王俊会诬告他谋反,更万万没想到的是高家皇帝竟会为了自己的“宝座”,连自己的祖宗都不顾。于是岳飞被“打败”了,被小人打败了。 

三、公道自在人心 

    历史总会给人一个公道:小人得志一时,天才流芳百世。岳飞一生“精忠报国”,自己却被“赐死”,全家被抄,甚至连下属也受牵连。岳飞倒下去了,但是马上又“站起来了”。孝宗时,岳飞被追复官职,宁宗时,被追封为“鄂王”,立岳庙,民间更是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秦桧等四个铁人,向岳坟跪拜,并有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两相对照,完全可以套用两句话:天才总会发光的,人民总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陶渊明简介 

不为权贵低头: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辛,但是他却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这种田园生活,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热爱自然: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如果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绝对不会把农村生活得如此恬静美好,令人驻足神往,仿佛将要置身于世外桃源,给人无限遐想,留下无穷的回味。 

    其实陶渊明崇尚自然一直在他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他的多次由仕而隐,以至最后长期隐居农村,他心平静气地接受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在他的田园诗中所表现出了对田园的热爱。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的一切都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就这样,陶渊明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种种羁绊烦扰,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与自然和一的境界。 

追求自由: 

    陶渊明为官的结果,获得的是苦痛与烦恼,因他“性本爱丘山”,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率性真淳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辞去官职,意味著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著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但是继续留任,便是违背自己的真性情,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钱”而如此,在陶渊明看来,真是大大不值得。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沈,心中时时呜咽悲鸣,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他因为透彻了解自己,才能毅然决然舍弃安适的生活及世俗的虚名。对陶渊明而言,“违己”甚于“饥冻”。于是,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唯有归回田园,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辞官归隐后,生活并不顺利。不谙农事的陶渊明种田常是“草盛豆苗稀”,这使得他不得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辛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时挂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现实的生活才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与心志。陶渊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安适,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会坚持下去,只求“愿无违”。   

虽然陶渊明最后仍死在他所厌恶的时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是不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死在山林的怀抱中,拥抱所爱的自然,这样,也是死而无憾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优秀素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