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政治复习高三政治寒假作业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第6课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第6课

[10-15 23:20:1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   阅读:9360

A.重视历史经验有益于创造光辉的未来

B.了解了历史就能促进今天的发展

C.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宏大

D.史书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5.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这就是要求我们,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把文化和经济政治有机结合起来

C.用文化塑造人生D.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7.2006年7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8.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采

D.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10.2006年“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民俗展馆设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展厅,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家居生活。这反映了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

B.我国各民族文化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D.各地区的文化不可能存在共性

11.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12.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3.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多元一体的,就是说不只有一个源头。比如,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这说明

A.古老辉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C.文化的源头越多,越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D.各种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

14.2006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需要承载体,从文字、音乐到传统节日.从挂春联、买桃花到吃粽子、划龙舟、登高望远,一项项活动无不在做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作。这表明

A.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B.我国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C.中华文化有其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D.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5.200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洛阳古都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幅射性。这说明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B.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C.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D.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16.2006年5月8日召开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切实保护好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

A.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B.记录着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17.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并由此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任何形式的守旧和停滞都意味着对社会进步的扼制和对民族精神的消解。这说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B.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三、简答题(9分)

18.200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走民族化道路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盲目排外,一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须采取开放的态度,兼收并蓄,进一步吸纳和融合西方文化,有效解决困扰我们的诗歌民族化问题。

(1)什么是兼收并蓄?(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请加以简要分析。(7分)

四、辨析题(11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9.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五、论述题(16分)

20.2006年3月3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文化力还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文化可以转换为生产力,文化产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