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整理测试
[10-15 23:08:56]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986次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对待人民方面的基本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待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材料二 专家闻一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一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在《凯歌悲壮》里
(2)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3分)列宁称这种“退却”让苏俄(联)“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材料四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为此,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解决农业危机的做法,并指出材料三、四中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目的的共同之处。(4分)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C A B A A A D D C B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D A C C D B B C A D B C
31题答案要点:
(1)居首原因:①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对后世影响巨大;
②女性受伦理道德教育很深;③传统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④新文化运动影响仅局限在知识阶层。⑤孔子是教育的先师。
⑥北洋政府推行尊孔复古政策。
冲击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②君主专制被推翻;
③民主共和观念传播(或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④新文化运动思想洗礼。
(2)①孙中山三民主义(或民生主义);②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③中共土地政策;④根深蒂固的均贫富思想;⑤土地兼并严重,会导致社会动荡。(
33题(1)同意: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
或不同意: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表现:农业:粮食税;工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找到 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减少耕地面积和农牧产品数量(或减耕减产);稳定(控制)物价,保障民生(发展经济)。
【总结】好好复习,备战高考。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学习内容,请继续关注www.xiaozhibei.com。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2014高三历史摸底试题测试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历史试题
相关文章
- 上一篇:高三历史期中考练习试卷
- › 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
- › 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整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