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试题2016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6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10-15 23:11:15]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303

进行实践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

C.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30.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获得“面包”与“和平”

31.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32.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33题17分,34题17分,35题18分,共52分))

33.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4分)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3)你认为造成材料三所述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4)据材料四归纳,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变化?(6分)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变化的客观原因是什么(3分)?

34. 关注民生,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 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既关系到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又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可以说,粮食问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最大的民生问题。

不仅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没有解决好苏联的农业问题。就是勃列日涅夫经营了十多年后,苏联的农业生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一时期,苏联政局稳定,在与美国的军事争霸中也不落下风。然而就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苏联却多次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从1971年到1974年,苏联实际的军费开支平均增长速度约达12%;1974年苏联的实际军费比1960年增加了三倍左右。1975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其国民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占其预算支出的35%。苏联的国民收入约相当美国的66%(按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而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却比美国还要多20%。

——《从粮食一路减产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民生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后的苏联始终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5分)

上一页  [1] [2] [3]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历史试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