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山西省文水县成栋高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10-15 23:16:08]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9157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近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说明他们 ( )
A.是中国近代化的障碍 B.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忠实走狗
C.不可能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D.采用“中体西用”应对世界挑战
30、1895年帝国主义势力在长江航线上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 )
A.九江 B.汉口 C.宜昌 D.重庆
31.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
①维新变法的失败 ②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
③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转变 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2.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几次遭到西方列强的蹂躏。下列时间与列强强占这座城市无关的是 ( )
A.1842年 B.1860年 C.1900年 D.1937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题,33题14分,34题10分,35题12分,计36分)
33、(14分)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1)材料二与材料三哪一则是原始材料?请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约式评述性短文。(4分)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延续了400多年。……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以及陆军和海军技术—这一下就持续了上千年。
公元7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在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来自遥远国度的商人和旅行者带来的新东西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而且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由此造就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全盛时期。
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中国的政治文化却从那时开始变得十分保守。除了官方允许的对外贸易和笃信伊斯兰教的宦官郑和在15世纪到印度洋进行过海上探险外,中国并没有太大兴趣去宣扬其财富和技术。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江河日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不恃强凌弱;传播文明,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嬴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胡锦涛
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影响力传播到隔海相望的日本”,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3分)
35.(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该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命题。
材料三 为了配合变法维新运动,这部书(《明夷待访录》)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间我们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主张?它对封建社会有何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3)材料三中梁启超为什么要秘密私印和发送《明夷待访录》?(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4分)
1-5 BBBDD 6-10 DDBDC 11-15 ADDCB 16-20 BCCCC
21-25 BBBCC 26-30 CBADD 31-32 CA
二、非选择题
33、(14分)
⑴材料二为原始材料。因为它来自回忆录真实性强。(4分)
⑵顽固守旧势力。招生困难、学生不多;受社会的歧视。(6分)
⑶按照起讫时间、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评价性结论等相关因素给分。(4分)
34、(10分)
⑴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各级学校教授儒学,唐文化在日本影响深远。(3分)
⑵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主动开展和平交往,对世界影响巨大。(4分)(若学生回答其它内容,符合题意,合理给分)
⑶坚持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教兴国,提高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3分)
35、(12分)
⑴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分)它使儒家思想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2分)
⑵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夷待访录》的影响。(4分,任两点即可给分)
⑶原因:《明夷待记录》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动员人们支持变法。(2分)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www.xiaozhibei.com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练习
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模拟测试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历史试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