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政治中考政治复习指导中考政治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选择题部分

中考政治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选择题部分

[10-15 23:20:1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阅读:9242

2.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启 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央财政将为此投入100亿元,继续实施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 改造,中央财政将投入60亿元。这是

①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为公民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

③实施人才战略的要求   ④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采取的必要措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 标,全国35个较大的淡水湖有17个遭到严重污染。这些情况表明

A.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不可遏止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C.可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D.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建国50多年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多万,致使每年新增加的国民收入有1/4 被新增人口消费掉。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亿元,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 却排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120位之后。这说明我国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

①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②影响综合国力增强 ③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 ④是无法遏制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国因环境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治理成本每年占整个国民 经济总 产值的5%。据最新统计,每年世界死亡人数中有40%死于环境所造成的疾病。这说明环境恶化

①人类对此束手无策②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③危害人类健康④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 “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吃祖宗饭,断子 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此我们必须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③保护环境,停止发展④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www.xiaozhibei.com

7. 2004年2月至4月期间,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沱江干流水域, 造成特大污染事故,严重影响了下游成都、资阳等五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直接经 济损失约3亿元,生态环境恢复需5年时间。2005年9月9日,成都市锦江人民法院对涉及事故 的6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判刑。这告诉我们

①污染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民生命健康②我国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③保护环境是企业和法院的责任,与公民个人无关④凡是污染环境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144个国家的排序:土地面积110位以后;耕 地面积126位以后;草地面积76位以后;森林面积107位以后;淡水资源55位以后;45种矿产 资源潜在价值80位以后。这个排序说明我国

A.是资源大国     B.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C.自然资源优势大      D.自然资源品种少

第四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分)

1.理想是人生的信念和目标。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①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②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③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④到2020年就能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为青年人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

①从实际出发②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④以个人的兴趣和志向作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B.④       C.①②③       D.①④

3.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不仅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还要有

A.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个人对未来生活的设计

C.社会提供成才的条件   D.从个人的实际出发

4. 2005年8月21日,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我国之所 以大力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

③奖励科技创新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④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根据世界排球发展的趋势,采取了新的训练方法:针对 欧美强队身材高大、攻击点高、扣球力量大的特点,以快速多变的战术,千方百计突破对方 的拦网和防守,打出自己的特色。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在先失两局的不利局面下,女排姑 娘们顶住压力,顽强拼搏,重新夺回了阔别20年的奥运冠军,第七次站在了高高的世界冠军 颁奖台上。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过程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③要积极应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④成功在于积累,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强大实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被人们称赞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的 农民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每个人都应奋发向上、立志成才②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

③只有当科学家才是光荣的      ④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2005年5月16日至18日,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财富》全 球论坛近几年内第三次在中国举办年会。《财富》全球论坛历届年会的选址,首要条件是经 济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地方。《财富》全球论坛之所以多次选择中国,中国之所 以成为经济最富有活力、最具创新力的地方,是因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