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DOC 多页)下载地址
-
如果无法下载文件或下载速度慢,请更换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下载次数:2809 次》》资料简介
“内容提要”资料库 文学理论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所谓的文学整体,是指对文学理论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和各个时代的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文学理论学习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只有通过各种文学观的比较方可见出。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性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具有审美性。文学是为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 最初形成的文学观念相当宽泛,当时所谓的文学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早期的文学观念是文学自身尚未成熟的反映。在狭义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因为着眼于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角度而有了不同的解释。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理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是最古老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认识文学的方式。中国文论的“感物说”和西方的“摹仿说”属于这种文学观。“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的文学观认为艺术品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客观说”文学观重视形式、技巧、语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 多种文学观念的并存显示了文学本体研究的多样性。但不同的文学观念之间也有共识,即都涉及到了文学的审美性,意识到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关,承认文学的想象性和虚构性。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和独立,中外文学理论都越来越强调审美、想象、情感、形象、虚构以及语言等因素对文学的规定,形成了狭义的即审美的文学观。 二、审美与文学 从文学史上看,语言形式是否具有“美”的特征,成为人们最初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重要标准。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学审美性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不限于形式。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审美是指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感受。文学通过想象和虚构所建构的,正是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人生境况及其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 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写了丑的东西,而是取决于能否从审美关系上去认识和表现这种对象。 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了文学在把握人生和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学”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蕴的价值的特点。另一层含义是指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和领域。文学对人生的把握、追寻和感悟,都发生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 三、虚构和艺术真实 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属性。虚构性使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文学的虚构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具有内在的联系,艺术虚构使文学既能够相当真实地描绘生活,又能在这种描绘中显示主体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主体的个性和情感,这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没有、仅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特质。 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事实,对文学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它的表现对象的相符程度为标准。同时,对艺术真实的判断,还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以及不同文类的要求。 文学真实性的包括三个不同的测度,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要素。艺术真实即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上述三种要素的统一;文学的真实性则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第二节 文学的形象性
文学是以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表现审美意识的,文学的这种具象的、感性的表现形态,称为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既是文学语言有别于概念语言的标志,也是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重要特征。 一、文学形象的含义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通常用“意象”或者“象”来描述今天所说的文学形象。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形象(image)则经历了从“视觉形象”到“意象”的转变。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学形象是语言创造的,没有日常生活形象的直观性,也不像其他艺术种类所创造的形象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文学的形象感是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和联想形成的。文学形象不是一种凭借着感官就可以直接把握的实体或实象,而是语言激发想象的结果。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的,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二、语象、形象和意象 文学形象具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即语象、形象和意象。 语象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像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段或某些语言文字的形式本身的利用,往往都能唤起想象与联想。 描摹型形象是通过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某种物像,具有接近生活形象的特点。 意象在中外文学理论中的基本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意象与描摹型形象的区别在于,主观之“意”即思想感情是其主要构成因素,“象”是为表现内在的思想感情而创造的,“象”因“意”生,“象”是“意”的感性形态。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情景结合,即意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融合,以景物去表现内在的心理感受;西方文论则倾向于把意象理解为一种主观经验的直接显现。意象的特点在于化虚为实,以实显虚。 意境是一个和意象有关但又高于意象的诗学范畴。意境是一个有三重结构的文学意象。第一个层面为情景交融,“拟容取心”,将需要表达的思绪情感寄托于某种物象或景象中。第二个层面是境生象外,通过意象创造引发读者的想象,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第三个层面是韵外之致,除了带给人象外之象,使人获得言外之意。 三、文学形象的特点 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间接性是指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语言表现的形象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指文学能将本身不具形体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可感知的对象。心象性说明文学形象可以为物,为实,为真,也可以为情,为虚,为幻。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指形象包含大于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是艺术概括的结果,它是通过对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普遍意义的。 符号性指文学形象是传情达意的符号,形象是文学的“语言”。将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意义。 第三节 语言的艺术
……………………
本站免费提供《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DOC 多页)》下载,我们己经对《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DOC 多页)》进行全面的整理检查,以保证您安全的下载《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DOC 多页)》,如果下载的压缩文件需要密码那就是本站的网址 http://www.xiaozhibei.com,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DOC 多页)的文件大小为76.0 KB,本站还有大量关于观念形象,方面的资源提供下载哦,可以多找找。为下次能方便快速的找到本站,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xiaozhibei.com)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