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0-15 23:24:09]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试卷 阅读:9422次25.见右图,这是收藏在日本博物馆的一枚金印。被作为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你知道它被赠送到日本是在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汉光武帝时
D.唐太宗时
二、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得分评卷人
26.(9分)图片中可以感受历史,下面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黄帝、尧、舜、禹的画像
黄帝 尧 舜 禹
请回答:(1)请你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部落联盟首领各一位。(2分)
(2)在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这种制度叫什么?(4分)
(3)这些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举例说明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对待历史史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3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右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2分)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重要的封国有哪些?(4分)
(3)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4分)
(4)你对这种制度能否巩固统治谈谈你的看法?(4分)
28.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材料二:有一天,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的走了。
材料三:一次,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了秦始皇那里,
材料四: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1)材料一争论的是什么问题?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8分)
(2)秦始皇是如何解决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4分)
(3)你认为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什么?(4分)
29. (11分)下图是《张骞通西域示意图》,请在图中找出有关地名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西汉的都城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地方的地名叫 。(1分)
(2) 据图写出汉朝时狭义的西域是指什么地区(2分)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机构的名称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意义?(4分)
(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你认为张骞的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品质?(4分)
2009—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CDAACABBCDA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DACBCCDDBDC
二、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26、(1)炎帝、蚩尤(2分)(2)尧、舜、禹,制度叫禅让。(4分,答错一个人物扣1分)(3)历史史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例如,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可以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谷物的种植,出现了原始农业。(3分)
27、(1)分封制。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2分)(2)有周王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2分)。重要的封国有鲁、齐、晋、宋等(2分,答出任意2个可得分)。(3)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为诸侯)。他们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4分)(4)我认为分封制在西周初年对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下降,酿成了春秋战国的争霸局面。(4分)
28、(1)材料一反映的是丞相王绾和李斯争论秦国是实行分封制好还是实行郡县好;材料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货币不统一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材料三反映的是量长度的尺子不统一带来的不必要的争吵。材料四反映了文字不统一所带来的不便。(8分)(2)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4分)(3)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比如北筑长城,抗击匈奴的袭扰,统一南疆,兴修灵渠。(4分。此问答案可多样化,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9. (1)长安(1分)(2)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2分)(3)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4分)(4)富于冒险;愿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怕困难,百折不挠(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相关推荐: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测试题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试卷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多元评价(一)
- › 2016年高考地理复习:黄山与庐山简答题答题思路
- ›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中外历史年事时间表
- › 2016年福建高考历史考试说明:部分考点有变化
- › 2016高考历史核心必考点:历史事件的巧记
- › 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 2016高考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
- › 2016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
-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类试题
- › 2016高考备考:物理选择题轻松拿分的方法
- ›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6年高考物理常用公式:恒定电流公式
- › 2016年高考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