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试卷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题

[10-15 23:19:38]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试卷   阅读:9113

(2)简要写出商鞅变法的五项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有哪些?

(4)从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结果,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得分评卷人

\

27.汉朝的最高学府是太学。《讲经图(汉代画像砖)》(如右图)即反映了当时太学中讲经授课时的场景。(1)最早的太学建在哪里?是由谁建议创办的?主要讲授什么学说?

(2)《讲经图》中正在讲授的学说,主要是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的大力推行、弘扬的结果?

(3)结合这一措施实施的背景,分析这一措施实施后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4)依据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你怎么评价汉武帝采取的这一措施?

得分评卷人

28.阅读下列材料:

楚汉战争时,为打败项羽,刘邦曾分封了一些人当王。这些人不姓刘,历史上称为“异姓王”。汉初,刘邦逐步铲除了“异姓王”,却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王国,历史上称为“同姓王”。刘邦去世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他们“不听天子诏”,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景帝时,吴王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率领七国叛汉。这次叛乱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它足以暴露出王国问题的严重性。王国问题是关系到西汉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它延续时间长,威胁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影响了团结和稳定。

请回答:

(1)当初刘邦封“同姓王”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一说,为什么西汉王国问题是关系到西汉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3)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王国问题的?

(4)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得分评卷人

29.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在图中找出有关地名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西汉的都城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地方的地名叫     ,在图中的英文字母是    。

(2)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出发时间。(1分)

(3)在图中找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机构的英文字母、并将机构名称写出来。(1分)

(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你认为张骞的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邳州市2007——最新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卷面分2分]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BDACDCABCAB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CCCACBCADC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5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9分。共48分。

26.(1)公元前356年、秦孝公。(4分)(2)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推行县制、严明法令。(5分)(3)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3分)(4)制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正确的改革措施加速国家发展和崛起的保证。(写出2点,且言之有理即给3分)

27.(1)长安、董仲舒、儒家学说。(3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3)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促进了“大一统”的实现);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的思想。(4分)(4)正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反面: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写出一点且言之有理皆给2分)

28.(1)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2分)(2)势力膨胀,不听从中央;甚至出现武力对抗中央的七国叛汉。(2分)(3)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又采取了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4分)(4)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4分)

29. (1)长安(2分)、A(1分)。 (2)公元前138年(1分)。(3)E(1分)、西域都护(2分)。(4)富于冒险;愿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写出2点即给2分)

相关推荐: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测试题

上一页  [1] [2]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