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测试题(附答案)
[10-15 23:24:3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 阅读:9162次∴x=32.5(g)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81.25%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
(3)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4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曲线。
七、(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46.有图为A~D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转化条件未标出。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A、D形成 的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甲为常见的气体单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B+C=D+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3)E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Ba(OH)2=BaCO3↓+H2O
47.化学实验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又由红色变为无色 。
(2)上述实验现象证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 减弱 。这是由于 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48.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D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CaCO3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NaOH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碳酸钠和氢 氧化钠的混合物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部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暑假作业测试题(附答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们能够喜欢。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练习题
化学暑假作业综合检测卷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