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高二生物教案:群落的演替
[10-15 23:24:3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生物教案 阅读:9878次11.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条最不可能发生 (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 D.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12、群落的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
A 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 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 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 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3、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14.(多选)关于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D )
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其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15.下图中两图分别表示大兴安岭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和物质循环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一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率为___________(株/百平方米•年)(以“+”代表增加,以“一”代表减少),计算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此变化率估计到1995年,红松的种群密度将是___________株/百平方米
(2)图一中哪一时间阶段内种群的变化最大 ( )
A.A→B B.A→C C.B→C D.无明显差别
(3)图一反映了下列何种可能 ( )
A.红松达到生态平衡 B.红松达到环境最大负荷量
C.1985年到1990年可能经常发生森林大火 D.红松种群正在进行演替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 )
A.空间 B.营养 C.迁移 D.季节变化 E.人为改变环境
16.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乎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下表所示。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类)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1983 249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答案:18、(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5)浸泡和冲洗
高二年级生物导学提纲(七)选修班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另一个群落代替 2.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被彻底消灭了的;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原有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二、1.过度放牧,砍伐森林,环境污染 2.自然演替 3.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4.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市 例;2003年1月20日
【反馈矫正】
1D 2C 3A 4D 5A 6D 7C 8D 9C 10A 11A 12D 13D 14C 15ACD
16、⑴—1;(10—5)÷(1990—1985);0 ⑵ A ⑶ C ⑷A、B、C、D、E
17、⑴大多数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⑵①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②距离污染源越远,农药污染的浓度越低,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⑶次生;森林
18、(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5)浸泡和冲洗
课后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2.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二)思考与讨论1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三)思考与讨论2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xiaozhibei.com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生物教案:群落的演替”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生物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