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2016备考——快速识别病句的妙法
[10-15 23:19:20]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文言文赏析 阅读:9599次7、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这是用顿号和连词“和”表示的并列短语,但“录音”和前面的“阅读”是不能搭配的。)
8、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这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9、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有叙事诗、抒情诗、史诗、英雄赞歌、故事诗等,还有一种用诗体对话构成的剧本,叫做诗剧。(这一句分类标准不一致,其中的“叙事诗”’“抒情诗”和“故事诗”不是从内容方面来分的,而是从形式方面来分。)
10、作为一名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了解”和后面的搭配没有问题,而“掌握”却只能和“情况”搭配,而不能和“风险”搭配。)
11、印度军方负责人近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坦克和装甲车属于军用车辆,属种概念的并列不当。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五、关注判断句
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主语和宾语一致且宾语不能缺失。但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句子太长或结构复杂,经常造成宾语的缺失或者主语和宾语的不一致。遇到判断句一定要检查一下宾语是否缺失。例如:
1、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一种举措,它和“纽带”不属于同一种事物,构不成判断句。应该在第二分句前加上“这条铁路”一类的词语。)
2、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国民素质”,它是一种“因素”这个可以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看出,而“是”后面的宾语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吗?显然不是,句子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3、巍巍长城逶迤万里,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长城”是“天然屏障”搭配不当。)
六、关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
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钳套否定形式的句子。这些词语和句子经常出现的错误是表意相反或造成三重否定。特别是第一种情况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造成误判。而三重否定又常常被考生当成是正确的句子,让人难以判别它的正误。1、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阻止”含有否定意义,应去掉“不再”。)
2、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此句滥用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应把“防止”和“不”都去掉。)
3、正因如此,所以庄子说:当你做好事的时候,不要以追求荣誉为目的;当你做坏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触犯法律。(把意思表达反了。)
4、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滥用否定,构成三重否定,把意思表达反了。应去掉“没有”并做适当调整。)
5、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6、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以防”和“万无一失”都具有否定意义,如此使用就把意思表达反了。)
七、关注几种复句
复句在表意方面比单句更复杂,逻辑性更强,所以人们在使用复句时特别容易出错。而经常出错的复句主要有下面几种:(一)因果复句。遇到“所以”、“因此”、“因而”这类词,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前后句是否构成必须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后面的“果”是不是前面的“因”造成的,前面的“因”是不是一定能推出后面的“果”。如:
1、由于这些证书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备爱广大干部职工的喜欢。(“因此”中的“因”和“由于”重复,前后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2、我写这本小说,并不是要讲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选择了第一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们认识骨子里的北京人。(强加因果)
(二)递进复句。这种复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顺递,也就是意思由轻到重,事物由小到大,认识由浅入深等,另一种是逆递,与顺递刚好相反。而用得最多的是顺递,逆递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用。出现问题的主要是顺递。如:
1、对认知奥秘的新认识,不但可能带来教育科学的革命,而且将开启信息技术新的变革。(“带来……革命”的语意显然比“开启……变革”重,所以二者应当互换位置。)
2、他不但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领会”在先且轻,“指导”在后且重。)
(三)“尽管”与“不管”的区别
“尽管”略等于“虽然”,表达的是转折关系,后面用“但”或“但是”来照应;“不管”略等于“无论”,表达的条件关系,后面一般用“都”一类的表示全范围的词语来照应。如果句中出现了这两个词中的任意一个,我们都要注意后面与之照应的词语是不是所需要的。另外,这两个词还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尽管”后面跟的副词经常是“如此”、“那样(么)”、“这样(么)”等表示比较确定的词语,而“不管”后面跟的却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多么”、“何其”、“怎么(样)”、“如何”等。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判断句子有没有问题的重要依据,不可掉以轻心。例如:
1、“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应当把“何其”改为具有确定性的词语,如“这么”等)
2、鱼的鳞片中的色素细胞分出不同的颜色。但尽管现代金鱼颜色多变,仍不外是黑色、橙色及淡蓝色三种色素细胞的排列组合。(“但”就放在“仍”的前面而与“尽管”照应。)
3、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多。(这种现象在考题中是比较普遍的,成套使用的关联词,必须是搭配的,不能随意更换。这个句子中的“不管”应换成“尽管”以和后面的“但”搭配。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文言文赏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