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管理频道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生产质量 管理表格 行业资料 企业咨询 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 公司理财 物流采购 职业经理人

成功激励 管理工具 管理制度 服装行业 商业计划书 酒店餐饮管理 可行性报告 培训管理 经营管理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管理频道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为战略定位正名(DOC 多页) -- 下载

为战略定位正名(DOC 多页)

  • 大小:15.0 KB
  • 语言:简体中文
  • 类型:企业战略
  • 下载次数:9708
  • 更新时间:10-14 16:35:35
  • 名称:
  • 应用平台:|WinXP|Win7|WinAll|
资料介绍

战略定位术语日益流行,但它一直局限于营销定位和产品定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概念,而且缺乏明确的定义阐述。

众所周知,“定位”一词源自传播领域。1969年,杰克•特劳特与艾•里斯首创定位概念:在预期客户头脑里独树一帜,以在信息泛滥、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取得成功。

随后,科特勒将定位引入营销领域:对公司的提供物和形象进www.xiaozhibei.com 行策划,以便在目标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

1980年,迈克尔•波特将定位引入战略领域:作为战略的核心,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根据产品品类、客户需求和接触途径的不同,企业可以确立相应的定位基点。

1986年,特劳特出版《商战》一书,指导企业针对竞争对手如何确立有效的、独特的运营活动,包括进攻战、侧翼战、游击战和防御战等四大战法。

有感于社会对自身及波特相关理论之冷落,近年来,特劳特将矛头对准几乎是战略咨询同义词的麦肯锡公司,并直戳其理论误区和“软肋”:以运营效益替代战略,以标杆法替代竞争。

上述批评可谓切中要害,业内人士多有叫好声。但应当说,特劳特和波特的定位理论显然局限于竞争策略层面,他们仍津津乐道于“运营活动”,难以回答和解决企业的战略方向问题。也正因为此,麦肯锡的思想方法才得以长时期里大行其道。

换言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解释的是传播与营销问题,始终强调在客户心智中占据什么样的独特位置;波特的定位理论解释的是产品竞争策略问题,坚持认为由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业务聚焦等构成的“通行战略”,可作为战略定位的代表性活动。

与营销定位、客户定位和产品定位等明显不同,真正的战略定位一定要解决企业发展方向问题,一定要内外兼顾,也未必一味追求独特。在此意义上,特劳特、波特与麦肯锡之争有点“关公战秦琼”味道,他们所谓的战略定位(以至于战略管理)概念仍然是错的。

一、         战略定位必须提升到产业高度

不言而喻,有价值的理论一定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对现实问题具有独特的、令人信服的解读和阐释能力,二是对实践活动具有前瞻性、可检验的指导能力。虽然后者更加重要,但我们从阐释能力入手更容易讨论问题。

西南航空因其持久卓越而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案例,甚至是战略成功的代名词。

从营销定位理论来剖析,西南航空的成功来自于提供廉价、但有相当质量保证的航空服务产品,迎合了对价格敏感、并不刻意追求享受的客户需求。

从产品定位理论来分析,西南航空采用单一机型、提供点对点直达航班服务,且不提供餐饮和转运行李服务。

正如西南航空创始人兼CEO凯勒尔所言:我们选择了独特而又恰当的市场定位,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只提供短航程、高频率、低价格和点对点直航的航空公司。

让我们再深究一步:为什么西南航空、且唯有西南航空能做到以上几点呢?如果我们把其成功法宝归结为价格战或廉价航空,那就无法理解西南航空创立之初曾差点被自身挑起的价格战所压垮;也难以解释大陆航空等模仿、追随者很快败下阵来下来的残酷事实。另外,用低成本来解释低价格,这实际上是同义反复、循环论证。

凯勒尔更著名、却始终未引起大家注意的另一句话是:我们已经不再与航空公司竞争,我们的新对手是公路交通,我们要与行驶在公路上的福特车、克莱斯勒车、丰田车、尼桑车展开价格战,我们要把高速公路上的客流搬到天上来。

这就是说,西南航空对所处行业的理解与众不同——航空运输不过是一种大众化的客运服务业:

第一是快捷。相比其他交通工具,飞机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快,但候机、托运等待行李、特别是转机的时间成本往往很高。为此,西南航空仅提供短途的直达航班,且航班非常密集(几乎每个小时一班),以至于不需要订机票、换登机牌,可上飞机后定座位,也不提供行李转运服务。

第二是经济。既然西南航空将自身服务定义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那就找范文就来 www.xiaozhibei.com必然要与火车、汽车等展开直面竞争——这是绝大多数航空公司所不屑一顾的。因此,西南航空的票机可以与大巴票相提并论,甚至比自己开车旅行的加油钱还节省(当然不应当要求提供免费餐饮)。还有,西南航空从来不用票务代理,公司从不招收MBA——大众化客运服务业不需要这种人才配置。

第三是舒适。这里有两个含义,首先是将舒适放在最后,其次舒适有别于豪华或享受。西南航空并未因为快捷和经济而牺牲舒适性,他们通过内部改革挖潜、资源整合而大幅度地提高了运营效率。他们的服务质量并未降低,只是舍弃了为享受型顾客服务的细分市场。

正是凭借着与众不同的产业理解,西南航空得以从容不迫地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不仅最终打赢了这场由它挑起的价格战,而且做到了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做到的低成本运营。他们从没有为低成本而压缩成本——这正是东施效颦者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显然,如果不能从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层面提升到产业边界高度,我们就无法真正解读西南航空等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简单的“与众不同”无疑很容易被效仿。更重要的是,对所处行业的理解和定义,我们不能从自身技术特性、而必须从客户服务角度出发。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说过: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互连网,我们一直是给做生意的人提供方便。如果有一天大家觉得该到月球上去做生意,我们就用宇宙飞船把他们送到月球上去。其实,我们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本着这一宗旨,阿里巴巴将自身定位于一家商务服务公司,而非探索核心业务或赢利模式的互连网企业。对阿里巴巴来说,互连网只不过是低成本地解决中小企业交易困难的一种工具。因此,他们跳出网络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不拘泥于挖掘客户的常规做法,将成千上万的小老板当成了“金矿”。

正是从上述理念出发,阿里巴巴从类似幼儿园老师的商务护理和保育工作入手,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客户需求链,跨越网络服务、软件服务、虚拟物流、准金融服务,甚至涵盖商业秩序的监管、维护和仲裁的护理链,创新出一种互连网巨头们往往嗤之以鼻、但也在本质上无法竞争的商业模式。

二、战略定位必须与时俱进

需要指出的是,特劳特、波特等人的定位理论强调标新立异,且应坚守不移。迈克尔•波特再三强调:“一般来说,正确的增长之道在于深化既有的战略定位,而不是拓宽定位或采取折中行为”。然而,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企业的战略方向不能墨守成规。

作为传统化学胶片产业的“鼻祖”和霸主,美国柯达公司实际上还是数码相机的发明者。目前,世界上每一台数码相机中都含有柯达的技术。

但在数码技术的强大冲击面前,柯达反应迟缓,决策层缺乏对市场找范文就来 www.xiaozhibei.com的前瞻性分析,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特别是在市场应用和保持领先地位方面,忽视了替代技术的持续开发,没有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重心。

1998年,频临崩溃边缘的中国感光行业推出“全行业合资计划”,柯达携10亿美元巨资与中国政府签订协议,并一举将日本富士公司逐出中国市场。

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的富士公司却轻装上阵,积极向数码领域转型。2004财年(2004年4月—2005年3月),富士公司实现销售总额236亿美元,其中影像(照相器材、胶卷与数码相机)、信息(印刷及医疗系统)、文件处理(复印机和打印机)等三大领域,分别占比为29%、31%和40%。2005财年,富士销售收入超过柯达近100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中排名上升到第227位。

风光一时、铺天盖地的彩卷冲印店,挤占柯达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领域的投资,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使公司陷于“船大难掉头”的两难境地。换句话说,柯达多销售出一部分数码产品,就几乎意味着堵死了同等数量的胶片市场,简直是“左手打右手”。这也就不能理解,柯达为什么采取“控制数字影像技术发展节奏、以防伤害到胶片业务”的“骑墙策略”了。

2002年,柯达产品的数字化比重只有25%左右,而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富士公司已达60%。在2005年,柯达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亏损,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中,也由1989年的第18位一落千丈为第482位,股票被降为垃圾股。




……………………
本站免费提供《为战略定位正名(DOC 多页)》下载,我们己经对《为战略定位正名(DOC 多页)》进行全面的整理检查,以保证您安全的下载《为战略定位正名(DOC 多页)》,如果下载的压缩文件需要密码那就是本站的网址 http://www.xiaozhibei.com,为战略定位正名(DOC 多页)的文件大小为15.0 KB,本站还有大量关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方面的资源提供下载哦,可以多找找。为下次能方便快速的找到本站,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xiaozhibei.com)哦!

标签: 企业战略

下载地址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