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
[10-15 23:19:20]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9997次第三层——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句起了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说明具有美好德行的室主人使陋室不陋。用类比、比兴手法,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
4.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5. 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警策有力,引人深思,强调了“陋室不陋”。
6.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不陋。这个屋子从构造布局来讲是简陋的,但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这就不显得简陋了。
7.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可取: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不可取: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8. 本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到“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本文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我认为对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2. 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
1. 文中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写出莲的可爱之处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文中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文中与“洁身自好”意思相近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4. 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互为反义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文中描写莲花品质、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中通外直。
7. 文中最能概括(集中表现)莲的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8. 文章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 文中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 文中说明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的两个句子:
①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12. 在“简答题”的第六项的表格里,也包含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
三、简答题
1. 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2.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
3. 本文的感情线索:爱
4. 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
5. 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
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②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③ 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6. 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
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能够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7. 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8. 作者写莲的具体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
方面
对应句子
莲的品质
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
(AB)生长环境
(A)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A)高洁
(B)质朴
比喻君子(A)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B)又不以孤高自诩。
(C)体态
(D)香气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
(C)正直
(D)芳香
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
(D)美名远扬。
(E)风度
(F)气质
(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EF)清高
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
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回答):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