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2016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石景山区)
[10-15 23:11:15]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中考物理模拟题 阅读:9192次23.如图8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9中的甲、乙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R2/3时,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W。
24.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半径为2r、高为2h的圆柱形薄壁开口容器如图10所示,将高为h=10cm、半径为r、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
容器中,木块的密度ρ=0.5ρ水,然后向容器内注水,若要使木
块竖直漂浮(木块吸水忽略不计),则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
范围是 kg。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除标注外,每题各2分)
25.如图11所示,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6.如图12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27.如图13所示的电能表的示数是 。
28.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图14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 极。
29.(4分)小明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沸腾4min后停止加热,数据表格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1)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 水面处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
压 (选填“高”或”“低”)。
(2)当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若烧杯中的水吸收2.4×10 5J热量,至少需要燃烧酒精 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30.图16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已知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测力计向
上移动15cm, 拉力大小如图16中所示,拉力F所做的功
为 J。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1.小亮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调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后开始测量。
用天平测得酱油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140g,图(17甲)显示的是将酱油瓶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酱油瓶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m,则m=_______g,从酱油瓶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为V,如图(17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ρ=_______g /cm3。
32.(4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凸透镜的焦距未知。
(1)首先他取来平行光源,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
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8所示,得到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5cm处,并
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 像(填“虚”或“实”)。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点燃的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移动到某一位置时,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而通过透镜可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一实验
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3.通过某电阻的电流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19所示,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图20所示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A,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34.如图2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蜡烛A、B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35.(1分)图22是甲、乙两车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向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且开始运动后8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5m,则下列符合条件的选项为 。
A.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B.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C.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D.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36. 小明在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水中深度关系的实验中,将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圆柱体缓慢竖直浸入水(水足够深)中,如图23所示。他记录了圆柱体全部入水之前下表面浸入水中不同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9.8 8.6 7.4 6.2 5.0 3.8 2.6 1.4
根据表中数据归纳 F与h的关系: 。
37.(3分) 学了液体压强知识后,小军用微小压强计来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小军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24所示,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甲和h乙,小军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得出甲液
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的结论。小刚则认为小军的
结论是不准确的。请你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能够正确的判断出甲、乙液体密度的大小。写出简要
的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38. (5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电压保持不变的电源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已调零、符合要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电压一定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跟电阻R的关系为: (b、P0为常量)”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表格。
五、计算题(共13分,39题6分,40题7分)
39.如图2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20。只闭合开关S1时,灯L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3时,灯L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16(忽略温度对灯电阻的影响),R1消耗的功率为P1,R2消耗的功率为0.9W; S2、S3都闭
合时, R1消耗的功率为P’1,已知:
P1 ∶P’1= 1∶4。求: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中考物理模拟题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怀柔区2016年初三一模物理试卷
- › 2016年高考地理复习:黄山与庐山简答题答题思路
- ›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中外历史年事时间表
- › 2016年福建高考历史考试说明:部分考点有变化
- › 2016高考历史核心必考点:历史事件的巧记
- › 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 2016高考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
- › 2016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
-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类试题
- › 2016高考备考:物理选择题轻松拿分的方法
- ›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6年高考物理常用公式:恒定电流公式
- › 2016年高考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