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2016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七卷

2016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七卷

[10-15 23:08:4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9406

26.文中小鸟对大鸟两次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标有“▲”的一段文字,犹如一幅画。请用一个词为这幅“画”加个标题,点出这幅“画”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8.本文的感情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先结合本文内容,再联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谈信赖产生的基础是什么。(150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21—25题。(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2)花之君子者也

(3)花之隐逸者也 (4)陶后鲜有闻

31.翻译句子。(6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分)

32.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33.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3分)

第三部分:作文(30分)

34.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者写道:“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善。”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必要时,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

要求:请以“错误”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450字左右。

上一页  [1] [2]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