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10-15 23:24:09]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9911次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www.xiaozhibei.com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选出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
A.警报叠起dié 群蚁排衙 yá 蓬断草枯péng 兀兀穷年 wù
B.马革果尸guǒ 滑稽jī 殷红yān 潜心贯注qián
C.无瑕顾及xiá 迥乎不同jiǒng 心会神凝níng 磐石pán
D.义愤填膺yīng 锲而不舍qiè 鞠躬尽瘁cuì 踌躇不前chóu chú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项是( ) (2分)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高高地翘起的唇沟,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3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3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 口口 都香甜, 量力而行
4、 综合性学习。(3分)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
5、 名著导读。(4分)
《童年》是 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其中给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是 。
6、古诗文默写。(8分)
⑴ ____ _______________ ,云从窗里出。吴均 《山中杂诗》
⑵ _ ___________________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⑶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⑷此夜曲中文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 》
⑸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A)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B)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 解释词语(4分)
当涂____________ 孰若孤____________
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
8、 翻译句子(6分)
⑴安有为人臣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B两篇文章思想内容有一个共同点是 。(2分)
10、晋平公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2分)
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 。(2分)
11、B文中孙权主要通过 的方式达到说服吕蒙的目的;A文中师旷规劝晋平公则主要是通过 赢得他的认可的。(2分)
12、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2分)
A、臣闻之(这件事) B、老而好学(却)
C、治经为博士(治理) D、但当涉猎(只)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 一 )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 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③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3、这段文字是从哪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表现他此方面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进行描述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选文一二两段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中划线①句中“钻探”能不能改成“钻研”?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说选文中划线②句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中划线③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
必须重视艺术教育
(1)进入20世纪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智力对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提高,人们发现,情感、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成功往往起着比智力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健康的情感,又与长期的艺术熏陶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重视艺术教育。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