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试卷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堂训练——第四单元

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堂训练——第四单元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试卷   阅读:9343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 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堂训练——第四单元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堂训练——第四单元

1、七年级(4)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

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 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

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 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某地推出的“草船借箭”旅游娱乐项目吸引了游客,这一创意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是

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 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退步

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 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

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⑥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5、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开发无直接关系

A、孝文帝改革 B、北方人口南迁 C、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南方 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移民南迁后,主要集中在新课标第一网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岭南一带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四川

7、寿县(安徽境内)城北的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绵延30余公里,南临淝水,北濒淮河,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发生于此,与此相关的历史成语典故是

A、破釜沉舟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8、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表现有

①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②官府建立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 ③发明了灌钢法

④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⑤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10、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11、下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鲜卑族汉姓

拓跋元

贺赖贺

丘穆陵穆

A、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B、北魏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C、北魏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孝文帝迁都洛阳

12、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①北方民族学会了汉族的生产技术 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 ③汉族人的食品具有北方民族特色 ④一些开明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开始使用汉族政治制度管理国家

13、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与这位科学家相关的有

①这位科学家是生活在宋、齐之际的祖冲之 ②这位科学家还创制了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③这位科学家著有数学专著《九章算术》④这位科学家取得的数学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对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15、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为写《史记》,游历了许多地方,收集了大量资料,在这一点上,下列人物中,与司马迁最相似的是 A、祖冲之 B、郦道元 C、贾思邈 D、华佗

16、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农学家 B、贾思勰——医药学家

C、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 D、曹操——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17、下列成就出现于同一时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①王羲之写成《兰亭序》②顾恺之画成《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③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开凿

18、成语故事“画龙点睛”中讲的主人公是 A、秦始皇 B、王羲之 C、顾恺之 D、张骞

19、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www.xkb1.com

A、《史记》——司马迁 B、《兰亭序》——王羲之

C、《女史箴图》——顾恺之 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

20、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开凿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云冈石窟位于

A、甘肃敦煌 B、河北邯郸 C、山西大同 D、河南洛阳

\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CBBBAADDBCAABABCACDC

二、非选择题:

21、(1)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2) 魏主是孝文帝

具体改革措施: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影响:加速少数民族的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 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后训练——第四单元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

1、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重视农业,实行屯田

C、采纳许攸建议,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D、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2、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以少胜多 B、以多胜少 C、正义战胜邪恶 D、有利于国家统一

[1] [2]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