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10-15 23:20:1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9144次情节 “父亲”没有按时送货 ② “父亲”亲自背楼 ④
“我”的感受 ① 失望极了 ③ 满腹酸涩
8.为什么“我”认为“父亲”不是专业的背楼工人?请结合文章来说明。(2分)
9.文章倒数第二、三、四段叙述“我”用“他”遗落在“我”家的手机打电话和“他”联系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10.文末作者写道:“我忽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和他一样的拼命。”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
(二)每个人都不完美 (15分)
①每个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我设计。但这种设计应该是相对模糊的,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可生活中偏偏就有人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觉得实际中的自己距离设计中的自己相差太多,并因而痛苦不堪。其实这些人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就是人人都有缺陷。“玉,有点瑕疵才是真的。”
②有一位腿有残疾的私营企业主,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奋斗拼搏,终于成了遐迩闻名的雕刻家和经营雕刻精品的大老板。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有残疾,恐怕会更有成就。”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如果没得小儿麻痹症,我肯定早下地当了农民,哪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体。”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奖,但他也曾是一个贪睡、贪酒的人,还曾因吸食鸦片两次被赶出办公室,后来他改掉了自己年轻时的不良嗜好,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③每个人都有不完美之处,而完美欲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有了它,人类才会永不满足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但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
④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们常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经过若干年或一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终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离目标也就近了一点。倘若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而生出健忘失眠等痛苦,只能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源自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
⑤其实仔细想一想,每个人都有足以让自己确立自信的优于别人的长处。“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处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绰约多姿。”
⑥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去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草的芬芒,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它高兴极了,因它又是一个完善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
⑦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有点缺憾,人生照样精彩。
11. 本文作者对人的不完美持什么看法?(3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2段中的两个事实论据。(4分)
13. 从文中看,人们往往“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14. 文中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有什么作用?(4分)
三、古诗文阅读 (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23题。
(一) 紫薇花 (4分)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5.诗人笔下紫薇花有什么特点? (2分)
16.诗中写“桃李”有什么作用?(2分)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劳其筋骨
(3)困于心衡于虑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8.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20.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启发?(2分)
(三)顾荣施炙①(10分)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②,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炙:烤肉。②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因辍己施焉。 (2) 同坐嗤之
(3) 每经危急 (4) 乃受炙人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23对于顾荣和受炙人,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的分析评价。(3分)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有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六次被入侵之敌打败,失去了信心。在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新的感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作。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五、书写(5分)主要根据作文书写评定。
www.xiaozhibei.com初三语文教案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三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
- 上一篇:2016年城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 2016年高考地理复习:黄山与庐山简答题答题思路
- ›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中外历史年事时间表
- › 2016年福建高考历史考试说明:部分考点有变化
- › 2016高考历史核心必考点:历史事件的巧记
- › 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 2016高考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
- › 2016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
-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类试题
- › 2016高考备考:物理选择题轻松拿分的方法
- ›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6年高考物理常用公式:恒定电流公式
- › 2016年高考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