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广州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州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10-15 23:08:0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9931

5、【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肯定句,语气过于强硬;C反问句,有嘲讽意味;D语气过于随便,有点冲,不够尊重客人。

考点:语言得体

难点与易错点:根据情境,恰当运用句式与词语。

攻关建议:语言得体除了要注意句式、词语的恰当运用,还要注意语气。要么诚恳,要么善意地高雅地幽默。特别是在做错事要认错,或者是别人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

6、【参考答案】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

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

【答案解析】仿句式:人物+身份+事迹或经历+“我”的感悟。

考点:名著阅读、仿句

难点与易错点:不了解人物及其事迹

攻关建议:多看书,积累素材,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共鸣力。

7、【参考答案】

(1)C F

A、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E、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备考建议】古诗词默写选择题难度较小,依旧以考察前后诗词顺序为主,考生背诵时不仅要记清楚正确的书写,还要避免记混了。

(2)

①猛浪若奔、

②苔痕上阶绿、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⑤更著风和雨

⑥黑云压城城欲摧

(3)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参考答案】

(1)做标记

(2)通“贴”

(3)给予

(4)竭尽、用尽

(5)意动用法,以……为亲

9.【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

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

C.跟从,跟随。

D.比得上;你。

【备考建议】理解、记忆常考文言实词,注意课下的注解。

10.【参考答案】(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及语句的通顺。援:引、提出。质:询问。

【备考建议】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留、补、调、删、换。

11.【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

12.【参考答案】(1)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词语的理解。结合词句内容来分析即可。

【备考建议】本词选自九年级上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古诗词时要回归课内,关注课下的注解。

(2)【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题答题步骤:

①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内容;

②概括诗句构成的图景或意境;

③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一)《三种诸葛亮》

13、【参考答案】B

【解析】题干“比较多的是……”与原文意思不符,以偏概全。文章第二段,“比如在云南……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文章第四段,“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

14、【参考答案】A

【解析】

B、第七段第二行,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的还是因为他……。

C、偷换概念,“误用马谡使长亭失守”是为了证明“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不宜于过分加以夸大”。

D、与原文不符,“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宁可多一些时候的诸葛亮倒也不坏”……“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

13、14题【答题思路】

①直接根据中心论点找出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如13题A选项文章开头就有提到。

②注意选项的用词,是否与原文不符。比如13题B选项中的“比较多”就属于以偏概全。

③注意论点论据与材料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偷换概念。

15、【参考答案】两个“诸葛亮”不一样:

①指存在于人们设想中,并被人们当作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历史人物。

②指学习、效仿诸葛亮的后人。

【答题思路】把握文章中心论点,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思考。注意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的观点一般是由点到面的,因此阅读时注意将深入挖掘。

16、【参考答案】

(1)、过于高傲自负,使旁人难以亲近。

(2)、自以为是,遇到失败就消极落泪。

【答题思路】

1,注意分值,判断答案大致有几点内容。一般3分3点、4分两点。

2,根据文章内容,按照“谁做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进行概括,注意信息不要遗漏。

3,注意扣题。题目问“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因此回答时应该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17、【参考答案】

我认为作者的身份、立场对于创设作品人物具有极大影响。陈寿是西晋史学家,因此更注重于对史实的真实记录,在他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精于政务但谋略一般;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表现故事的曲折离奇,他笔下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文韬武略;甚至在京剧“借东风”中,为了舞台效果,诸葛亮的形象更为夸张,简直无所不能。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如果从作者的身份、立场等背景进行分析,结论能够更全面客观。

【答题思路】围绕“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结论会有所不同”这个观点,结合文本,简要展开讲述,最后总结。格式:总(观点)+分析(结合文本)+总(重述观点)

【变式题型】①你同意文中“……”观点吗?为什么?

②你身边的人是否能做到……(文中提及内容)?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

③文中有两种以上观点,问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

④通读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某一句、某一段的感悟联想。

18.

【参考答案】①舍钱救猫②归还猫意外获支票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概括内容的结合。难点在于准确精炼地将对应情节概括出来,考生易错点在于将每个情节独立概括,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行文的思路,最终导致前一情节与后一情节没有直接的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三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