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历史试题 阅读:9338次【摘要】大家在学好知识点的同时也应该要大量练题,从题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 × 24 = 48分)
1.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 自耕农经营 B. 田庄式经营 C. 租佃制经营 D. 官民合营
2.《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3.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山西票号商人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至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这最能说明
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 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C.明清商业出现新的特点 D.商业竞争的加剧
4.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5.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7.“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8. 下表为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中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9.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晚清政府的自救 B.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10.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11.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 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 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 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1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 ①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②股票分散化 ③完善福利制度 ④推行计划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3.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要在三四年内使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揭示了他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作风专制 B.局部改良 C.脱离实际 D.理论保守
14.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5. 1958年的《红旗》杂志转引了毛泽东的一句话:“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A.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16.《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17.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据右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以粗实线表示)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时间,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的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这种局面在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主要得益于
A.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B.社会主义经济取代了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D.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21.2009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历史试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