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历史辅导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新人教)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新人教)

[10-15 23:09:35]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历史试题   阅读:9924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

施的?(2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

(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参考答案

1.A 2.C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仁”和“礼”的理解能力。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宋明理学倡导“ 格物致知”,排除ABC;“仁者爱人”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两者都崇尚秩序,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维护“周礼”的确是一种落伍的思想,不过题目所要求我们分析的是孔子较为矛盾的言行,既然连孔子本人都在做的过程中舍弃周王室,那么就意味着周王室所代表的奴隶王朝的覆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家的思想主张。从此人的举动中可以判断他是隐喻“任其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思想主。事实上,孔子当时请教的对象正是道家创始人老子。

6.C【解析】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以此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孔子注重“调节人际关系”。而墨子提出的“兼爱”,宣扬“爱无差等”,选C。

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潮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赏罚敬信,民虽寡,强。”和所学史实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8.C 【解析】引文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演变。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

9.B【解析】“奉天承运”.“戴神圣光环”即“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他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选B。

10.B 解析: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是儒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新的营养,使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加强的事实,也体现出它的不断完善,不过说永远不落伍就绝对了。

11.C 解析:四书五经不仅是儒家经典,同时也是我国明代以后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不过相对于五经,四书的提法要到南宋朱熹的作品《四书章句集注》问世后才被世人所认可。

12.C 王夫之强调“理”.“欲”的一致性,明确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A.B两项的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的说法错误。

13.B【解析】材料大意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反映了当时的教育注重儒家伦理教育。选B。

14.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末清初我国早期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在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同时,他们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即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其主张是“工商皆本”。

15.D【解析】材料中顾炎武主张治学的目的是要寻求治理国家拯救社会的根本方法。根据题意,“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是指经世致用思想,顾炎武主张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本题选D项。

16.A 解析:材料是一个引子,本题主要是要学生回答明清时期儒学思想活跃的历史背景,经济上的原因是关键。

1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意思是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因为印数多而速度快。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选D。

1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有关火药武器的历史,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由此可知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在唐朝。故选 C。

19.D【解析】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不是浪漫主义诗人,排除A;从“寂寞天宝后”可推断出这是安史之乱后他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是“忆昔开元盛世日”无法体现出来,排除B;唐朝时诗歌发展达到黄金时代,仅仅以他的两句诗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排除C;材料中的诗前两句反映的是唐朝开元年间国家繁荣的景象,后两句反映的是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情景,两者对比,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20.C【解析】本题提供的画属于扇面画,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风俗画等在扇面画上出现较少,基本以人文画为主要特色,本题选C项。

21.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程。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朝杂剧俑和京剧脸谱.京剧花旦反映的非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而是戏剧的发展,排除A;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不是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故B错误。C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选D。

22.D 解析:1949年4月国民政府已被推翻,新中国还未成立,中苏关系也未建交,且发展“两弹一星”尚未决策,所以A.B.C可以排除。而电视在二战后逐渐普及,同时北约建立于1949年4月,它加剧了美苏“冷战”的程度,故答案选D。

23.A 解析:《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理论成果,此时国际形势已经形成了两极对峙的格局,面对某些国家的核威慑,我们研制成果原子弹将会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主动。

24.B 解析:在人类研究和使用核能的历史上,像福岛核电站这样的惨剧并非只有一例,但是总的说来,核能对人类是利多弊少,短时间内,人类在这方面的脚步不会停止,但要从这样的事件中去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25.C 解析:本题的中心词汇是“载人航天”和“登月”,肯定能首先将核武器排除,“东方红一号”虽也涉及空间领域,但不是载人航天,“嫦娥一号”具有迷惑性,但同样,这只是人造地球卫星。

26.答案

(1)仁(或礼) (1分)

(2)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 (1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 (1分)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分)

(3)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或王阳明答出一人即可得满分) (1分)

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 (3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满分)

(4)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满分)

27.参考答案:

(1)普罗泰戈拉(普罗塔戈拉);他的学说强调了人的价值,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重要标志。(3分)

(2)《十日谈》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讴歌人性的思想,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历史试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