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高三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地理教案 阅读:9785次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密度是均匀的
B.可以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C.地球的外核为液态物质,该层物质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
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7~8题。
7.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8.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读下面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9~10题。
(2011•辽宁大连模拟)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b表示( )
A.软流层 B.地壳
C.地核 D.地幔
12.岩石圈位于( )
A.a顶部 B.b顶部
C.a和b顶部 D.b和c顶部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13~14题。
1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1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9年5月12日,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灾后重建工作。
材料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波及到我国很多个省区,重灾区面积达12多万平方千米,此后又相继发生了1000多次余震。
材料3: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汶川地震发生时,航行在太平洋的科学考察船上( )
A.只测到横波 B.只测到纵波
C.同时测到横、纵波 D.均测量不到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界面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__,D+E__________,F+G__________。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1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地测得的地震震级为______级。B、E两点中能最先感到地震的可能为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18.读下面两图,回答。
(1)40千米地壳厚度线与我国——自然分界线北部大致一致,简要说明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
(2)我国东北部的7月等温线与地壳厚度线的吻合度较高,简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太原和石家庄纬度相当,但7月气温差别较大,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4. A 石油为液体,当地震波传到石油层时,横波会消失;而纵波可以通过任何状态的物质。
15.D 根据各圈层的范围即可回答。
测得地震震级也为8.3级。由A到B地震波只通过地壳且通过的地壳距离长,平均波速慢,而由A到E虽距离远,但通过地幔,通过地壳的距离短,平均波速远高于由A到B,所以E可能先感到地震。第(3)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横波主要是在地壳、地幔中传播,不能在地核中传播。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E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上图。
18.解析:地壳厚度不均,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在对流层,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递减,因此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同一纬度,地势高的地区,温度低。
答案:(1)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
(2)气温和地壳厚度都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其等值线延伸方向基本与山脉走向一致
(3)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气温高。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xiaozhibei.com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三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地理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