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
[10-15 23:26:2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地理教案 阅读:9731次①处山岭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丙、丁处依次形成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4)如果形成暴雨天气,乙、丙、丁处最容易形成洪灾的是________;若在乙处修建一水库,对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1•东莞模拟)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如图,虚线部分表示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后回答问题。
(1)该研究小组考察的区域,其地形是________。
(2)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________。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________灾害,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 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 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 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用模拟实验法研究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以4cm×30cm的竹片为材料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了岩石变形过程。在下图中方框内画上相应的示意图以完善实验过程和现象,并说明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是 。
(4)填表回答: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①
②
(5)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近年由于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 ,判断理由 ;图上的地质构造是 ,
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岩石圈与地表形
【规律总结】
一
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
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太
阳辐射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形成陆地与海洋、
山脉与盆地,使地
表变得高低不平 对地表进行破坏,
把物质从高处搬到
低处堆积起来,使
地表起伏状况趋向
于平缓
相互
关系 ①两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
起作用
②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
种作用占优势
③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
的基本格局
二、
地质构造 判断依据 构造地貌 实 例
形态 岩层顺序 地形 成因
褶
皱 背
斜 上拱 中间老、两翼新 山 岩层上拱而成山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谷 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
成谷岩层下弯而
向
斜 下弯 中问新、两翼老 谷 成谷
山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断
层 地
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 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
地
堑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侧下沉 裂谷、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汾河
谷地、渭河平原
1.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①找矿、找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②工程建设: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位;③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2.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
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3.外力力作用的类型比较
作用类型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侵蚀作用 ①冲刷坡面,例如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②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峡谷等③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
搬运作用 砾石、泥沙在重力和流水的冲击力、浮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运动 搬走地表沙尘、碎屑,形成戈壁、裸岩荒漠
堆积作用 ①形成山前冲积扇
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②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都有沉积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特别说明 河流地貌及其形成过程(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黏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河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专题提升】参考答案
高考题:C 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DC AD
例1答案: (1)B (2)C 【变式训练1】(1)B (2)B
例21答案: (1)B (2)C 【变式训练2】(1)D (2)C
【专题提升】
1.A 2.B 3.A 4.B 5.D 6.D 7.C 8.A 9.D 10.A 11.D 12. D 13.C 14.D 15.A
16.答案:(1)海陆间水循环 雨水补给
(2)②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
(3)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4)丙 滩涂增速变缓 削峰补枯
17.答案:(1)平原
(2)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 河流的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
(3)对 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
(4)洪涝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
18.
(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活跃的断层处(板块交界处)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地理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