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高三物理教案:第二轮专题备课复习教案
[10-15 23:19:38]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物理教案 阅读:9519次将②代入①得
显然,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高度H、桌面高度h,小铁块平抛的水平距离S、小铁块质量m.如图5—9所示,其中S需用重锤线和白纸、复写纸来确定.
【答案】 (1)重锤线、铺在地面上的白纸和复写纸 (2)斜面高度H、桌面高度h,小铁块平抛的水平距离S,小铁块质量m (3)
【点评】 题给实验器材对实验原理的设计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本题没有给足实验器材,首先要根据题给实验条件和要求,构思相关的物理情景,从而确定实验原理,然后根据原理式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还需选用的实验器材.
【例5】 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备用器材如下 :
待测电阻Rx (阻值约为25kΩ)
电流表A¬1:(量程100 A,内阻2kΩ)
电流表A2:(量程500 A,内阻300Ω)
电压表V1:(量程10V,内阻100kΩ)
电流表V¬¬2:(量程50V,内阻500kΩ)
电源E:(电动势15V,允许最大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
电键S,导线若干
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实验电路图.
【例5】 解析:(1)器材选择(测量电路)
从减小电表读数引起的偶然误差的角度考虑,两电表及电表与电源间的配置要合理.注意到电源电动势远小于电压表V2的量程,而跟电压表V1的量程较接近,若选用电压表V2来测量电压,其最大偏转量达不到量程的 ,读数时偶然误差太大,所以选用V1较恰当; 而此时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 ,因此,电流表A2与V1配置较好.
(2)电路选择(控制电路)
电路选择主要从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控制和调节的角度考虑.若采用限流电路控制,注意到测量部分的总电阻约为20kΩ,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1kΩ),要保证电表安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至少为5V,阻值应调到10kΩ,显然,限流不能起到保证电表安全的作用,更不能进行有效调节,所以,只能采用分压电路控制,实验电路如图5—10所示.
【点评】 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其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原理式为 .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从电表配置要合理选择器材,从对电路的控制和调节选择控制电路.并联分流和串联分压原理是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的迁移和延伸,下例是这类问题的变式.
【变式】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的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5—11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点拨】 (1)本题中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并联分流或串联分压.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测量部分的阻值,且电源电动势大于两电压表的量程,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为保证电压表的安全,且其读数有明显的改变,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控制电路,电路原理图如图5—12甲或乙所示.
图5—12
(2)实物连线如图5—13甲或乙所示
图5—13
(3)若采用甲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
解得 .
若采用乙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
解得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电阻测量的原理、电路设计、实物连线等知识,测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①对于内阻已知的电压表,可作电流表使用.使用电表时,必须考虑电表间的量程配置,本题要求电压表读数不小于量程的 ,因此,电压表V2与V1的位置不能互换.②进行实物连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直流电表的正、负接线柱(正接线柱应连接在电路电势高端,负接线柱应连接在电路电势低端);b.电表的内外接法;c.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限流或分压,接通电路后,应使电表读数最小);d.开关的连接(应在干路上,闭合前电表读数为零).
【例6】 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采用如图5—14所示的电路.其中: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 A,内阻约为100Ω;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为200 A;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是0~999.9Ω;R2是滑动变阻器;R3是保护电阻;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S1是单刀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
图5—14 图5—15
(1)根据电路图,请在图5—15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表A¬2的读数是150 A;然后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保护R2不变,调节电阻R1,使A2的读数仍为150 A.若此时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如图5—16所示,电阻箱的阻值是_______Ω,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1=______Ω.
(3)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位置,都要保证两块电流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200kΩ B.20kΩ C.15k D.20Ω
(4)下面提供最大阻值不同的四个滑动变阻器供选用.既要满足上述实验要求,又要调整方便,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是最佳选择.
A.1kΩ B.5kΩ C.10kΩ D.25kΩ
【例6】 解析: (1)实物连线如图5—17所示.
(2)电阻箱的阻值R1=0×100Ω+8×10Ω+6×1Ω+3×0.1Ω=86.3Ω.
本题测量电流表的内阻的方法是“替代法”.即用电阻箱的阻值替代电流表A1的内阻值,其条件是:开关S2分别扳到a处和b处时,保持滑动变阻器R2不变,且使电流表A2读数相同.所以,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 Ω.
图5—17
(3)当R2调为零时,要使电路中的电流I不超过电流表A¬2的量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R总至少为: Ω=20kΩ.由于电流表A¬1、A2的内阻(约为100Ω)远小于R总,故保护电阻R3应选用20kΩ的电阻,但若选用200kΩ的电阻,则电路中电流太小,电流表A1、A2指针偏转量太小,读数不明显,实验误差太大.所以,正确的选项为B.
(4)由于R3=20kΩ,调整滑动变阻器R2时,要使电流表A2的读数为150 ,则 -R3= Ω-2×104Ω≈7kΩ.若选用1kΩ或5kΩ滑动变阻器,则不能满足实验要求(A2读数为150 );若选用25kΩ的滑动变阻器,则调节范围太小(不方便调节),所以,选用10kΩ的滑动变阻器较合适,正确的选项为C.
【点评】 实验条件的控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保护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选用时应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进行优选,既要保证电表安全(不能太小),又要方便调节(不能太大).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物理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