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失街亭教案

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失街亭教案

[10-15 23:20:1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136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xiaozhibei.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失街亭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失街亭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体味本文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欣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摇曳多姿的艺术美。

2.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性格特征。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比较、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马谡为戒,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言过其实,重视实践,不死守教条。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本篇的这种艺术特色。

难点:思考分析“失街亭,谁之过”?

解决办法

1.补充与本文有关的前后情节。

2.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注意情节的发展走向,写出阅读提纲,思考情节中的暗示、情节间关联等特点。

3.分析孔明“三嘱”、马谡“三笑”、司马“三探”、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展开专题辩论:失街亭,谁之过?

●教学思考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教师不必串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以培养自学能力。

2.《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可向学生作些介绍。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学生活动

1.复述全文情节,写出文章情节的阅读提纲。

2.分析讨论,归纳文章主人公孔明、马谡的性格特征。

3.专题辩论:失街亭,谁之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阅读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列出提纲。

二、导入

播放歌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故事,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失街亭》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

三、铺垫

1.作者作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别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作品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2.有关情节(见参考资料之一)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街亭战役是《三国演义》中被精心描述的一场战争,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街亭战役是以蜀汉和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的,但是通过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故事,精心刻画并热情地赞扬了诸葛亮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超人智慧和勇敢,歌颂了他不文过饰非、不徇情枉法的优秀品质,批判并谴责了死守教条,盲目骄傲、违令拒谏、终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的马谡,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

本文属节选,删去了“空城计”情节,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组织材料,这样便于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四、学习课文

(一)检查预习

结合课前预习,讨论归纳,订正情节提纲。

战前部署:马谡请战,屯兵失计。

战役过程:司马打探,街亭失守。

战后措施:嘉奖赵云,惩处马谡。

(二)速读课文。请同学复述课文情节,并说出情节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先写蜀军的战略部署。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孔明判断,认为司马懿“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决定派兵防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孔明怕他轻敌,郑重地对他说明街亭得失的利害关系。马谡以全家性命作担保,孔明才答应,并派上将王平协助,叮嘱他“必当要道之处”下寨。孔明知己知彼,用兵谨慎。进而写孔明为了确保街亭的安全,再派高翔、魏延屯兵列柳城和街亭之右,作为援军。这样写,既突出孔明善于分析形势,判断无误的指挥特征;也着意烘托出街亭在战略上对于蜀军的重要性,与下文写马谡轻率措施相映衬。接着写马谡防守街亭措施不当,反映他狂妄自大,脱离实际。写他的笑语:“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麻痹轻敌;写他拒绝王平的建议,坚持屯兵山上,公然违背临行时孔明的嘱咐,甚至夸耀自己。这样,马谡自高自大的狂妄态度和自以为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恶劣行为,便跃然纸上。

再写街亭战役的经过。司马懿兵到街亭,首先立足于了解情况、分析情况。这反映了一个有才能的军事家必须善于知己知彼,与马谡的自恃轻敌恰好形成对照。司马懿先令张挡住王平,打乱“蜀军犄角之势”,又派申耽、申仪引两军切断蜀军汲水道路,自己则统大军包围西山,使马谡处于窘境。马谡被困,王平、魏延、高翔互相援救,反复冲杀,蜀兵仍然受挫,失掉街亭。这显然是马谡造成的后果。

最后写街亭失守后孔明采取的措施。孔明看了王平派人送来的图本,深知形势不妙,便决定派杨仪接替马谡进行补救,但已来不及了。于是,便有步骤地有计划地把部队撤回汉中,这表现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对战争形势的分析,细致而准确。孔明回到汉中,嘉奖赵云不折一人一骑,严肃追究马谡违犯军令,失掉街亭战略要地的职责,并将马谡“明正军法”,表现出孔明严肃执法的精神。

(二)讨论

1.情节错综复杂,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而使结构井然有序的?

《失街亭》这个故事,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孔明与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与朝廷、朝廷与孟达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是错综复杂。作者之所以能把这些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是由于他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孔明为中心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并前后反复照应。关于以街亭攻守为线索,其一,写马谡具状守街亭和孔明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街亭、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山上;其二,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孔明布置退却;其三,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三部分都不离街亭的攻守。至于前后照应,例子很多,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等几个问题上。关于“围山断水”,第3、5、6、7、9段反复照应,使作品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