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失街亭教案

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失街亭教案

[10-15 23:20:14]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136

2.文章情节是怎样前后关联、呼应、暗示的?

为了写出“失街亭”这个重要情节,前面已有许多暗示。如马谡的狂言轻敌;诸葛亮用马谡的种种疑虑:①反复叮咛告诫马谡;②派“平生谨慎”的王平协助马谡,派高翔、魏延作救应。“立军令状”与后文“挥泪斩马谡”相照应。等等。

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让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孔明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孔明部署的正确。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以马谡的三次“笑曰”(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之见”;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

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孔明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孔明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4.文章表现了诸葛亮、马谡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的态度怎样?

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对这种优良作风,作者在字里行间是流露出赞赏的。《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在《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使得这个人物性格更加丰富,更有魅力。

马谡轻敌自恃,违令拒谏,死守教条。对这种严重错误,作者是加以谴责的。

《失街亭》这个故事,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的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5.失街亭,谁之过?

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同学们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必受限制,自圆其说即可。

五、比较

课后练习二,让学生比较史料与历史小说的不同,体会文学作品的虚构性。

两则史料译文:

1.诸葛亮出兵祁山。(魏主曹)加封张特进的官职,派他统率各路兵马,到街亭抵御诸葛亮的将领马谡。马谡倚仗南山的险要,不到山下据守城寨。张切断了马谡部队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把马谡打得大败。

2.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号令明确,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离曹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一带,訇然震动。魏明帝亲自西临长安督战,命令张抵御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率领军队为前锋,与张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措施行动不当,被张打得大败。诸葛亮迁移西县百姓千余户,回到汉中,斩马谡而向大众谢罪。

把这两则史料和课文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史料所记只是一个梗概,而小说则进行了虚构和加工,加进了一些虚构的细节,使情节更丰富,使人物更生动。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员,虚构了马谡拒谏一段文字;添进了许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为了充分揭示孔明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其执法严明等多方面的性格,有声有色地写了“挥泪斩马谡”一段。

六、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三国演义》精彩章节,或阅读《三国演义》全书。

●板书设计

说利害: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审时度势

马谡请战 孔明“三嘱” 说对手: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知己知彼

战前部署 说兵法:下寨要道,戒之戒之 用兵谨慎

屯兵失计 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 纸上谈兵

司马打探 马谡“三笑” 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狂妄自大

战役经过 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麻痹轻敌

街亭失守 有兵守把—“真乃神人” 知己知彼

嘉奖赵云 司马“三探” 亲自来看—巡哨一遍 善断敌情

战后措施 “何将引兵”—当夜调度 富有才能

惩处马谡 挥泪斩谡—义同兄弟 执法严明

诸葛“三哭” 流涕而答—用法制胜 忠于蜀汉

大哭不已—恨己不明 严于自责

●参考资料

一、街亭之战战前情况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危于白帝城,遗诏托孤于丞相孔明。孔明受此重任,竭力尽智,辅佐后主。当时孔明治蜀的基本政策是休养生息,巩固后方,联吴抗魏,统一中国。为此,他大力发展生产,使蜀汉“米满仓廪,财盈府库”,军需完备;又派邓芝往结东吴;兴师南征,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公元227年,孔明又用马谡计,离间曹魏君臣,使曹将司马懿削职遣归。孔明见时机成熟,便上《出师表》,起兵北伐。目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初次战役,“从陇右取平坦大道,依法进兵”,大破曹军,夺取陇西三郡,声威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孔明便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曹大惊,于军情紧迫之际,恢复了司马懿的官职,加为平西都督,率南阳各路兵马。曹亲临长安。

孔明正在祁山寨中聚会议事,有人送来孟达的消息。孟达是昔日降魏蜀将,曹丕爱其才,封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地。曹丕死后,孟达遭到朝中嫉妒,日夜不安,早想起事。今得知孔明伐魏,愿为内应,直取洛阳,孔明大喜。

司马懿正调南阳各路军马,忽接孟达欲反消息,不待圣旨,昼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孟达。司马懿奉命引兵到长安,与曹聚会,命懿出关破蜀,令张为前部先锋。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二、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