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资料
[10-15 23:16:2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阅读:9773次(此外,2010年福州、漳州都考“李逵沂岭杀四虎”,大家可以把二者解答侧重点及采分点排列进行一番对比,掌握解答规律。)
大家看了这几道题及其答案,会感到有趣,也会感到纳闷,考同样的题目,却有不同的答案,那我们在复习、指导学生中,该怎样把握解答呢?我觉得,这解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横线长短,根据横线长短来衡量。题目出好,出卷老师作答案时,就会根据答案需要打横线,一般来说,横线长就要求多答;横线短就可以少答。
(2)看字数要求的多少,(字数多少有时表现在字格上)字数要求多就多答;字数要求少就少答。
(3)看分值安排的大小,分值安排大就多答;分值安排小就少答。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设5分,一般来说,就有5个采分点,采点就要采清楚。
(4)把握好本地区名著阅读题的评分标准,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概括不是很到位的案例:(真假李逵)李逵碰见一个强盗冒名“李逵”,被其所骗,放了李鬼。(没处理好二者关系,过渡不清楚)后来,李逵住店住到了李鬼家,得知李鬼要杀自己的奸计后,(应点明“无意中”)一怒之下,杀了他。但李鬼的妻子不知去向,(与题意关系不大,可不写)李逵吃完饭就离开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都有了,但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这1分)(这下是轮到我跟他开玩笑了:你概括的也不咋地。)
按照这几点要求,在名著阅读题复习中,我们概括重点情节时,不妨多概括些,把得分点全囊括在内,然后指导学生临场灵活删减。
3、改革开放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中考命题也不例外,一份试卷要想出新,必定会借鉴兄弟地市的一些新的优秀题型,复习中,值得我们注意的2010年省内其他地市的新题型有:
(1)厦门卷:阅读名著,品读五味人生。你阅读的名著中有许多或足智多谋或敢于斗争或勇于冒险或坚强刚毅的人物形象,任选以下一部名著,写出其中一位具有以上某种性格特征的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要求:情节介绍不少于30字)(4分)
推荐名著:《水浒》、《西游记》、《鲁滨逊飘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
(说明:这种题型适用于《名人传》,要求考生举个名人“苦难坎坷却顽强奋斗”的典型事例。
答案示例:贝多芬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却遭受失败,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后来他又不幸耳聋,但他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写出了一系列辉煌的作品。)
(2)莆田卷:简述猪八戒到高老庄当女婿至被收伏的经过。(字数100字左右,6分)
答:
(答题要求:情节正确5分,表达简明通顺1分。
答案示例:八戒变成人形来到高老庄做了高家女婿(1分),后来现出原形吓坏了高家(1分),高家想驱除他却苦于无计(1分)。唐僧和悟空取经路过借宿高家,悟空帮助高家捉拿八戒(1分),八戒得知自己等待了几年的唐僧来了,便拜唐僧为师并随之取经去了(1分)。)
(说明:这种题型时间跨度大,解答时不敢出现缺漏,丢掉得分点。)
(3)龙岩卷:请概括孙悟空被玉皇大帝封为“齐天大圣”后到偷吃仙丹之前的故事情节要点。(5分)
答:
(答题要点:拜访众仙;管理蟠桃园;偷吃蟠桃;定住七仙女;欺骗赤脚大仙;偷吃仙酒等。答到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5分。)
(说明:这种题型时间跨度大,但只要求解答要点,相对简单些。)
4、最新一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出题预测
(1)预测一,《课标》要求掌握三种阅读法,即浏览、略读、精读。目前,名著阅读题的“选择题”考面,即考查学生浏览情况;“填空题” 考查学生略读情况;“表述题”考查学生精读情况。这三种题型齐全的地市,2010年有南平卷、宁德卷、三明卷。有特别变化的是去年龙岩卷、漳州卷设置了选择题。三种题型齐全,我们南平地区考了好几年,一般说来,每隔两三年就要换一种题型,今年还是不是坚持考三种题型齐全,要看地质检确定。
(2)预测二,名著表述题,今年的六部,完全考《水浒》的故事可能性不是很大,有可能的是《水浒》一个,《格列佛游记》或《童年》或《伊索寓言》这外国作品一个任选。
(3)预测三,故事情节表述题,一般考重要的,大家普遍熟悉的故事,如前面提到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好几个地市同时考,龙岩卷06年、09年考两次,南平市09年也考鲁智深的有关情节,其中就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此,我觉得,今年还考《水浒》的话,后40回的情节应该还是不会考,因为这后40回主要写起义军走下坡路,同学们不爱看,普遍不是很熟悉。
仅仅是预测,讲不清楚,前面说过,出卷点情况瞬息万变。只是要求我们复习时周到些、深入些;不妨多讲些,多做些,才会万无一失。
(遗憾案例:2006年考用一句话概括新闻题,我意识到闽北洪灾的重要性, 6月8日《闽北日报》刊登了两则新闻,一则是《灾情牵动总理心》,一则是《建瓯市高考因灾延期》。面对这两则新闻,我更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为前者面向全区,而后者偏了些。等中考试卷出来,我一看傻了眼,因为考的是后者。在这场我与出卷老师的心理博弈中,我失败了,好在这道题也还不是很难,学生大多会考,要不然就更后悔了。)
所以我的预测只能作参考,假语村言,不足为据。谢谢大家。
总结:www.xiaozhibei.com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到这里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