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政治中考政治复习指导中考政治高频考点法律教育解析

中考政治高频考点法律教育解析

[10-15 23:13:0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阅读:9238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学过的知识,找到高效的复习方法,www.xiaozhibei.com为大家分享了中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备战中考!

第一部分   学法用法(考点一至考点五)

◆考点一: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的概念、本质、特征。

【教材链接】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规则与秩序》; 第七课《法律初探》第1层;第八课《心中的规则》

【考点重要内容解读】

第七课《法律初探》第1层知识要点:

1、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含义:P56

3、法律的本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5、法律的三大基本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①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即公民平等遵守法律;②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

6、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考点一般内容解读】

※第六课《规则与秩序》知识要点:

1、规则的含义:P48T3

2、规则的分类:P48T4,P51

3、规则与秩序的关系(规则的作用):

※第八课《心中的规则》知识要点:

1、他律的含义和表现 P63

2、自律的含义和表现 P64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P65

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P66

◆考点二: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法律的作用。

【教材链接】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法律初探》第2层

【考点解读】

第七课《法律初探》第2层知识要点

1、法律的作用(功能):

(1)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3)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可见,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这种功能是通过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具有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

总之,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2、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或为什么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3、法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或我们对待法律的态度):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既要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考点三: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教材链接】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少年的权利》,第十课《谁为我们护航》

【考点解读】

第九课《少年的权利》知识要点:

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①未成年人正处于人身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没有经济能力,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2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③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4少年时代、、、、、、、、、法律的制裁(P70T2)。

3、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享有的17项权利:见P71方框内

注意:▲.未成年人不能享有的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列举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法律: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婚姻法、收养法等。

第十课《谁为我们护航》:

☆.知识要点: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也叫"四道防线"或“四大特殊保护”)。

1、家庭保护

(1)作用: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2)含义:P74

(3)内容:P74方框内

2、学校保护

(1)含义:P77

(2)作用:P77

(3)内容:P77方框内

3、社会保护

(1)含义:P79

(2)作用:P79

(3)内容:P79方框内

4、司法保护

(1)含义:P83

(2)内容:P83方框内

☆.运用要求:

1、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判断,判断其履行(或违反)了哪些具体的保护内容。

2、能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中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御不良影响和行为。

◆考点四: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我保护。

【教材链接】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自我保护》

【考点解读】

第十一课《自我保护》知识要点:

1、实施自我保护的必要性(原因):(1)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只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的保护,最关键的还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2)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2、实施自我保护的要求: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学会求救和自救,用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勇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

3、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远离危险?  P85-86

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境地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具体办法:见P85-86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