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英语计划总结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10-15 23:23:3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英语计划总结   阅读:9885
  一. 反思及反思性教学
  1. 反思的内涵
  “反思”(reflection)一词最早源于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黑格尔哲学中,“反思”有多种解释,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后思”和“反映”。前者指事物后面的反复思考,即对思考的再思考,认识的再认识。后者意指在两个方面的相互映现中认识本质。伯莱克(J.Berlark)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引自熊川武,1999)。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1933)则认为反思就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杜威还分析了反思活动经历的阶段:“a. 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和困惑的心理状态;b. 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这种困惑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收集、探究的行为”(引自熊川武,1999)。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反思不只单纯指对过去的简单回忆,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地反省、分析、推理,不断从过去经验中积极提出新问题,并力求探索和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
  2. 反思性教学
  早在20世纪30年代,Dewey(1933) 就在其著作How we think中阐述过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并提出了反思型教师所应具备的三种态度,即思想开放性(openmindedness),责任性(responsibility)和执著性(wholeheartedness)。思想开放性是一种认知因素,指教师在教学领域里追求并构建备择策略的意向。这样的教师敢于冒险,不机械地接受或拒绝教学假说或业已形成的有关学校或课堂的正统观念。责任性是一种伦理因素,它要求教师对行为导致的结果做认真思考,并促进教师不仅考虑行为的短期结果,而且还要考虑长期的结果。执著性是一种情意因素,有这种意向的教师往往怀着学习新事物的态度,自始至终定期地反思其行为假设、信念及结果。
  我国学者熊川武(1999)总结国外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 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 “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所谓“学者型教师”,就是指除了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以及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熊川武,2000)。大体上讲,反思性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既是从业者,又是研究者。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提出问题,并开展教学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2)反思性教学是一个不断肯定和否定的认识过程。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敢于批评、否定自己错误的观念和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批判性并不是简单的批评与否定,而是指让教师把教学发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联系起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的一种态度”(Barlett,1990)。
  (3)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经常作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反思型教师为自己设定目标,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将学生的反映和学习效果视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评估,并视之为自己成功的有决定意义的量尺。
  (4)反思性教学是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的结合,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反思的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独立进行的自我反思,也可以是和同事之间合作进行的协作性反思。
  (5)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上,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经常评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进步状况,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成长的学生。
  二. 教学反思: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充当的是“教书匠”角色,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而进行的。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被视为评价教学的唯一标准。外语教师关注的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很少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很显然已不能适应变化形势的需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指出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要改变,教师应着重于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启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关注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讨,更要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高翔,2003)。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能力成为新时期对教师的新的和更高的发展目标,而反思性教学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Wallace (1991)在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 Reflective Approach 中,提出了外语教师职能培养与发展的反思模式:
  Figure 1 Reflective practice mode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 (Wallace,1991)
  在该模式中,外语教师所具备的理论知识(received knowledge)和经验知识(experiential knowledge)是其实践、反思的源泉和理论基础,通过时间与反思的不断循环,外语教师最终达到具备专业化素质的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Poser(1989)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解释,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外语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促进自身专业职能的发展。
  三.外语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形式和手段,笔者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合个人外语教学的反思经历,总结了如下几点可行的教学反思策略:
  1. 反思日记
  教师在一天工作结束后,可适当抽出时间记一下教学体会,总结当日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并对其进行分析。反思日记要避免记流水帐或一般性经验总结。例如教师可能在日记里提到:时间不够,教学计划未能完成。作为反思日记,要是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为什么时间会不够?”“是备课环节有问题吗?”“还是自己没有注意提问策略?”等,然后将反思结果记入日记里。若教师发现总出现类似的问题,还可用不同颜色笔标个记号,提醒下次课堂教学要注意。教师之间还可以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日记,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从中受到启发。
  2. 听课
  听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反思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听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年轻教师要多听年长教师的课,从中吸取上课的一些宝贵经验,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资深的或者年纪大一点教师也应放下架子,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了解到多媒体教学的良好效果,并将此与自

[1] [2] 下一页

<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英语计划总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