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第11课 “秦王扫六合”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9376次通过投影展示,让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
小结
刚才我们就一同回到秦朝,领教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的睿智和霸气,也看到了他在巩固统一时的雄才大略和残暴。作为一名皇帝,秦始皇是耐人寻味的。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是如何看待他的呢?回到我们课文导言的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是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了秦始皇是对我过历史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是( )
A.商鞅变法以后 B.战国中期以后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
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4.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5.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 )
A.蒙恬 B.李斯 C.淳于越 D.赵括
6.为解决运输上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7.材料“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②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三、问答题
8.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关推荐: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教案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 › 第11课 “秦王扫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