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历史我们的远古祖先教学
[10-15 23:13:0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9192次② 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③ 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④ 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学习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三、浏览巩固。
原始人类名 称 生活地点 距今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造 观 念 用火情况
元谋人 云南 约170万年 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 北京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 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 北京 约18000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 懂得爱美 人工取火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 课时:2
设计:张萍 审核: 班级: 姓名:
课 题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时量
(一)、复习与提问
(二)、学习新知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指导阅读复习提问:
1: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
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从此有了农耕。
3介绍、分析、提问三
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
思考: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
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
原始手工业:黑陶 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课时小结:
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提问: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
拓展想象:
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会有时么劳动分工?
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 积极发言
比较回答
阅读思考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
5分钟
作业: 动手写一段小文章:
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板书设计: 2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 粟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
4原始手工业: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习提纲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三、浏览巩固。
四、抽测达标。 [导入新课]
[小结]
七年级历史科教学案 课时:1
设计:张萍 审核: 班级: 姓名: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习提纲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三、浏览巩固。
四、抽测达标。 [导入新课]
[小结]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 初一 > 初一历史教案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教案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材
- › 历史我们的远古祖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