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八年级语文《石钟山记》暑假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石钟山记》暑假练习题及答案

[10-15 23:16:2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阅读:9492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共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

③不随以止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可以无悔也

⑦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B.④⑦|①②③⑤|⑥⑧

C.①⑦|③⑤⑥⑧|②④ D.④⑦|②③①⑤|⑥⑧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索深入,而且没有不触及的领域

B.有志者,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

D.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

5.“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游览体会,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至也。

D.其孰能讥之乎?

6.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2.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3.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马之千里者

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5.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6.对这一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和听到的景象令人可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参考答案:

一、

1.C 2.B 3.C 4.D

二、

1.B 2.D 3.A 4.C 5.“何以”,“始妾事其父”

三、

1.B

2.第一定律指出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实际上,每一个事件同样具有维持原来状态的性质,表现在处理这样的事情时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定律指出了外界作用力与自身质量对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影响程度。事实上,对任何事物的变化,内在的因素都是起根本性作用的,而外界因素不过是提供一定的变化条件罢了。

第三定律指出了物体间作用力的相互性。应该说,这是由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所决定了的。在社会现象中也有这方面屡见不鲜的例子,像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影响着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影响着经济基础;社会实践决定了社会认识,社会认识反过来指导着社会实践等等。

总之,自然界与社会有着共通之处,哲学便可以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四、

(一)1.B 2.A 3.A 4.C 5.C 6.C

(二)1.C 2.A 3.A 4.C 5.D 6.C

(三)1.A 2.C 3.B 4.A 5.D 6.A

www.xiaozhibei.com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石钟山记》暑假练习题及答案就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www.xiaozhibei.com

上一页  [1] [2]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