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学反思
[10-15 23:17:49]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9437次《口技》此文记叙的是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的是一个口技人高超的技艺,根据这一内容及情感,我将此课的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定位于: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口技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精妙,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精髓的激情。基于这点,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方式来导入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民间艺术,比如变脸、剪纸,然后播放几段口技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并把他们串成故事。这不仅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口技,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空间,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于这场表演的精彩,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进行形容,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描绘来展现,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语言灵活、简洁,浅显易懂。将文本的这些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我淡化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译文环节,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评读和赏析中,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首先,立足于文章的结构和场面的描写。本文所表现的声音多,情节波澜起伏,故事性强,内容虽复杂,但作者却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全文以时间为序编排故事,由施屏障开始,叙写表演前的准备及即将开始的情形,交代口技表演者及表演的时间、地点、道具以及观众的反应,为下文的表演作渲染和铺垫。主体部分将表演的内容分成由睡到醒,由醒到睡最后火起的三个场面,从整体上看,三个场面层次清晰,逐层推进,最后形成火场百相的高潮,而从个别的场面看也分别逐层推进形成小高潮,一步步紧抓观众的心。整个描写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声音的变化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由小到大,由疏到密……,虽变化多端,但层次清晰,让人应接不暇,叹为“听”止。最后撤屏声绝,再次交待道具,形成首尾的呼应。
其次,立足于作者的表现手法。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在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不仅使得全文的结构整齐、严谨,更是一种绝妙的正面描摹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文中的正面描写可谓是惟妙惟肖,作者用长短参差的语句、配合缓慢相间的节奏绘声绘色地表现着声音的高低起伏,奏出一段抑扬顿挫的旋律。同时配一大量的拟声词,比如“许许”、“呼呼”、“力拉”,传神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同样侧面描写也是恰到好处,在描写的过程中,以简洁的语句巧妙地将观众的反应穿插其中,从“微笑,默叹”到“意少舒”“正坐”,到最后的“变色离席”“两股战战”,不仅突出了口技表演的逼真,技艺的高超,也丰富了情节的波澜。此外,作者前后多次再现道具的简单,更强调了技艺之“善”。
另外,文中多次运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表现深夜的寂静。
通过对文本的众多分析后,我采用了以诵读带动感悟的教学方式,立足于诵,在诵读的过程中进行评点教学,突出“读、诵、悟、品”四个字,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诵读课文,感知内容”和“品读文章,感悟情感”两大板块。在前一个板块中,先由教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明确读音、节奏和停顿等常识。然后学生自由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最后借助工具书,自主地疏通字词,疑难点提出,师生互动,合作完成译文的工作。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熟悉了文章,而且还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后一个板快中,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理出自己对此文的一些感受,我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一篇文章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后进行生生、师生的交流对话。这个环节的安排,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从自己所选择的角度去分析课文,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课堂氛围。而后师生合作扣住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的思考组织学生方向明晰地去感悟文本。在这一环节中,由于前面大多学生已经将文本分析的很好,于是对于这些思考题,他们都很快地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
由于本文中所采用的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一大亮点,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最后我还设计了个学以致用的环节,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这一写法描写一堂语文课。
总之在整个教学中,我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散性地思维,将自己作为一个引路者,给予学生提示和指导,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生生、师生的交流方面取得了一点成功。但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的,特别是在品读的环节,只有一部分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提示下去分析文章,,有很多同学仍旧没能找到感受文章的方向。还有一个长久以来就出现的不足——表达,很多同学他知道意思,但就是无法组织出语言来表达,在这些方面需要努力。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