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教育范文说课稿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教案)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教案)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说课稿   阅读:9354


【教材分析】


一、本课题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不是重点,但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三个问题。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


二、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三、本节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法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因此对于声速、回声的知识,我采用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然后以“信息平台”、“信息快递”等板块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器材准备】


本节教学中,实验器材牵涉较多,要恰当合理正确地操作使用,增加直观性和可信度,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细致进行观察,让学生贴近生活,探索其中的奥秘。


真空铃实验装置、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激发兴趣


1.我等上课铃响后,边敲锣边走进教室。


2.利用PPT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这里可以在PPT中的录制旁白里面把把这些声音录下来。(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提出问题


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制造出一些声音来,现在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声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


2.探究实验


•实验1 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1 讨论答案: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 用音叉、鼓做实验


问题 (1) 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实验1一样明显吗?


(2) 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紧挨着音叉。


启发学生(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


学生回答: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纸屑)紧挨着音叉放一乒乓球。


学生改进实验再做,并同样回答前面的问题。


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箸的研究方法。


•实验3 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


吹瓶子口,听声音。


问1: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问2:假如空气在振动,你能看见吗?怎么办?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


问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气体振动可以产生。


•实验4 利用水产生声音,并注意观察水面的振动情况。


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总结。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问:去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驾驶的“________”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5天的时间,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_______的传声。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么问题?

[1] [2]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说课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