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小学家长专区智商培养孩子损害自己的利益就不依不饶

孩子损害自己的利益就不依不饶

[10-15 23:24:09]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智商培养   阅读:9184

孩子损害自己的利益就不依不饶

小张要过生日了,他对爸爸说:“爸爸,送我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作为生日礼物吧,我很喜欢这套书!”爸爸看到孩子这么喜欢科学知识,很欣慰,毫不犹豫地就去书店买回来了。小张非常兴奋,爱不释手。

一天,他不在家,爸爸的同学及女儿小红来家里玩,看见这套书,想借回去看看,爸爸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不料,小张回家后发现自己心爱的书没有了,死活不同意,跟爸爸大吵打闹,并把电话打到爸爸同学家,毫不客气地让小红把书还给他。尽管爸爸妈妈向小红和她的父母作了许多解释,又给小红买了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但从但从那以后,小红再也不到小张家来玩了。

小张这种自私任性的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呢?小张父母工作忙,在他不到一岁时就送他到乡下姥姥家。两位老人宠孩子,吃的、玩的都给他独享,这种生活持续了10年。就是这段像“小皇帝”的生活,养成了他自私、不懂分享、不会关爱他人的毛病。

很多孩子的自私行为是在家长的娇纵下形成的。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得他们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很多家长很早就发现了孩子的自私问题,一些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管教孩子,没有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却增加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一些家长说一说不见成效就放弃了。一些家长管几天,就没有时间管了。总之,只要孩子有了自私任性的问题,就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

家长管了,但为什么作用不大呢?我们看看案例中家长怎样做的就知道了。小张的家长没有及时制止孩子打电话,说明家长并不完全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含有迁就的成分。孩子都很聪明,家长对他自私行为不严厉禁止,对孩子来说就是开绿灯,以后孩子依旧会这样做事情。第二点,小张对小红家长不礼貌,应该登门道歉,而家长采取的是抹稀泥的态度,明显是袒护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受到袒护,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自然越来越自私,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还会不依不饶。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家长对待孩子自私的行为必须严厉禁止,冷静分析,然后“对症治疗”。

方法1:给孩子分享的观念

但凡牵扯到利益问题,家长就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吃亏而袒护或者迁就孩子,这是家长观念上的误区,需要明白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生活习惯,会比现在还要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特殊的照顾,有好东西大家一起用,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让孩子感到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都一样重要,不能够只考虑自己。尤其是买回来美味食品,孩子不能“独吞”。孩子不愿意,家长也不要妥协。慢慢地,孩子适应了家庭中利益共享,相互关照得氛围,自私、小气的毛病就会逐渐得到了改正。

文文上一年级,有一个毛病,就是同学谁也不许动她的东西,否则她就要向老师告状,或者和同学吵架。为了帮助孩子改正这种自私、小气的毛病,不影响她与同学的团结,我们夫妻俩确定了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方针,并与孩子的老师联系,请老师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一次,孩子把自己的橡皮借给了同桌使用,老师表扬她说:“文文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橡皮借给同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是不是给她点儿掌声鼓励鼓励?”全班同学齐声说:“好!”同学们一鼓掌,我的孩子反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后来,孩子渐渐和同学关系融洽,也不再吝啬,经常帮助同学,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夸奖。

给孩子分享的观念,要从多角度教育,不要让孩子在一个环境知道,在另一个环境观念就淡薄了。在家里,注意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先人后己。如,平时吃水果时,让他把最大的给外公外婆送去;假如好吃的很少,孩子巴不得都是自己的,家长必须拿走一些吃掉,开始孩子会无可奈何,几次下来,就习惯了。经常鼓励孩子请邻居或朋友家的孩子到家玩,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图画书和玩具多拿出一些,和伙伴一起分享。

方法2:借助事实,感受别人的无私

下面是一位母亲的自述:

我的孩子从小成长在长辈对他非常溺爱的环境里,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自己的利益稍受损害就不依不饶。有一次,一位同学在课间休息时,无意中将他的铅笔盒碰到地上,他一气之下将这位同学的铅笔盒从窗户扔到了楼下。我们知道此事后,马上跟这位同学道歉,事情总算平息下去。回到家后,我们教育他要考虑那位同学的感受,体会他的铅笔盒被扔掉的心境,但孩子总是不以为然,类似的事情在后来还是经常发生。虽然我们多次教育他,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测验,孩子的铅笔忽然断了笔芯,身边恰恰没有卷笔刀,他急得团团转。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位同学主动把卷笔刀借给他用,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件事给他影响不小。我们借这件小事启发他,我说:“你看看,平时你那样对待同学,但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仍然帮助你,假如你的同学遇到你的困难,你回帮助他吗?”孩子考虑后,摇摇头。我继续问他“如果这次同学看到你考试遇到的困难,却不帮助你,你会有什么结果、你的感受如何?要记住,如果你不帮助同学,下次再也没有人帮助你了。”孩子似乎明白了道理,他的心理慢慢发生了变化。现在,孩子已不像以前那么自私了。

我们经过前面多次教育失败的教训,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效果不很明显,甚至事与愿违,而借助事实,让孩子感受别人的无私帮助,再恰当地实施说服教育,教会孩子不自私就容易多了。

像这位家长一样,用事实,体会别人的无私,对比自己的自私,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机会就在平时生活的细节中。

方法3:了解大家对自私者的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有两种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种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即自我评价;另一种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即外在评价。当自我评价与外在评价不一致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导致行为发生改变。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自我发展还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在评价的影响。

当您发现孩子有损害自己的利益就不依不饶现象时,要格外引起重视,因为此时您的孩子与同学关系将出现危机,别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评价,也会因此受到同学的疏远。而此时,孩子不会很快知道同学会如何评价他,会继续做出很多自私的行为,还会莫名其妙地被冷落,心理会痛苦弥漫。此时,家长要做的是把孩子行为会引起的负面评价告诉孩子,让孩子及时改正。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智商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