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优化测控试题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9323

16.小中见大,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

三、17.思路指导:可以写自己的父母或自己熟悉的人,但要注意与材料的密切联系。

10 木兰诗

一、积累与运用

1.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 辔( )头 鸣溅溅( )

燕( )山 胡骑( ) 鸣啾啾( )

2.你能根据拼音填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wéi________闻女叹息 万里赴rónɡ________机

shuò________气传金tuò________ zhuó________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bìn________ 愿chí________千里足

3.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木兰当户织( ) 惟闻女叹息( )

愿为市鞍马(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赏赐百千强( )

出郭相扶将( )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双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4.根据原文填空。

________,惟闻女叹息。 愿驰千里足,________

________,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________

________,壮士十年归。 ________,赏赐百千强。

________,磨刀霍霍向猪羊。 阿姊闻妹来,________

________,著我旧时裳。 雄免脚扑朔,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用“‖”将诗歌划分为四部分,并试着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7.“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木兰在叹息什么?

8.这首诗的情节哪些详,哪些略?试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

9.你认为“著我旧时裳”的情节,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10.“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有什么表达效果?你还能找出有关的句子吗?

1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12.你认为木兰是怎样一个人?你还能找出几个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吗?

(二)

《新安吏》〈节选〉

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ɡ。

13.解释词义(文中加点的):

①更: ②次:

14.结合文义想一想,若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15.“借问新安吏”一句省略的主语是________。

16.“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

17.用现代汉语把《木兰诗》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故事。

10 木兰诗

一、1.zhù kè hán pèi ji ān yān jì jiū

2.惟 戎 朔 柝 著 鬓 驰

3.对着 只 买 早晨 军机、军事 有余 外城 扶持 爬骚 眯着眼 并排 怎么 只

4.略

二、(一)5.第一部分(1~3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第三部分(5、6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第四部分(第7段):写对木兰的赞词。

6.略

7.军情紧急,父亲年迈,家无长兄。只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尽孝尽忠。(用原文回答也可以,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8.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写可以更集中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中心。

9.情节富于戏剧性和传奇色彩,使故事曲折生动;使木兰这位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

10.这两句诗在内容上相互交错,互为补充,起到铺陈和渲染的作用。有关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1.时间顺序。

12.木兰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穆桂英等

(二)13.更:岂。次:挨次。

14.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被全部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15.客,即杜甫。

16.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三、17.思路指导:出征前的准备、归来后的场面应详写,征程的艰难要发挥想象力。

相关推荐:

上一页  [1] [2] [3] [4] [5]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