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250次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仁政”思想在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点拨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的引申:①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②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③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④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⑤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一、中心主旨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只有实行“仁政”,让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施以儒家的教化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二、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
孟子批评梁惠王治国不尽心是很尖锐的,但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说理,既缓和了气氛,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又达到了目的。
3.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三、结构图解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问政:民不加多孟子议政初步回答:五十步笑百步之喻——无望民多全面论述王道仁政正:使民加多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反:批判虐政——人死“罪岁”
四、古今对译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河内 凶,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则移 其民 于河东,移其 粟 于 河内;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
河 东凶 亦然。察 邻国之政, 无 如寡人之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这样
用心者。邻国之 民 不加 少,寡人之民 不 加多,何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这是
也?”为什么呢?”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yīnɡ。魏国都城在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称
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何也: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 :“王 好 战, 请 以 战 喻。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吧。 填然鼓 之,兵刃 既 接, 弃 甲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
则 何 如?”那么怎么样呢?”好hào战:喜欢打仗。请:请允许我。第一个“以”:用。喻:打比方,作说明。填然:咚
咚地。填:拟声词,模拟鼓声。然:形容词词尾。鼓:名词用作
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兵器、武器。刃:锋刃。
属片,可以保护身体。曳yè: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
有的人。第二个“以”:用,凭,拿。则:连词,那么。何如:怎么样。
曰: “不可, 直 不 百 步耳,是梁惠王说:“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但这亦 走 也。”也是逃跑呀。”
曰:“王 如知 此 , 则无 望 民之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多于邻国 也。姓比邻国多了。如:如果。则:连词,就。无:通“毋”,不要。望:希望,想。于:比。
“不违 农 时,谷 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细网不进池塘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 时入 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 民养生 丧死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
无 憾也。 养 生丧死无憾, 王道没有什么不满。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
之始也。的开端了。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时:季节。谷:粮食的统称。胜:尽。数cù:密。罟ɡǔ: 网。洿wū:
憾。始:开端。
“五亩之宅 , 树 之 以桑, 五十 者 可以“五亩住宅的场地,在上面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
衣 帛 矣。鸡 豚 狗彘 之畜, 无失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繁殖 其时, 七十 者 可以食 肉矣。百 亩 之田, 勿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每户百亩大的土地,不
夺 其时, 数口之家, 可以 无饥 矣;错过农业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者衣帛食 肉,黎 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 王的人穿绸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使天下
者, 未之有也。”百姓归顺的君王,不曾有过。树:动词,种植。衣yì :动词,穿。帛:丝织品。豚tún:小猪。彘zhì:
这里指认真从事。庠xiánɡ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