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感悟
[10-15 23:19:38]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9639次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的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人文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利益所在。
教育就要着眼于社会长远需要,重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xiaozhibei.com ]的人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文化载体这一人文性质,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不等于人文知识。龙应台在《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说到: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成为素养。人文是在涉猎了文史哲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就只能有人文知道,不能有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毒气室。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的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隐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人文教育旨在发展人的审美能力、对话意识与博爱精神,从而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进而指导人们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沿着合乎人道的方向发展。人文教育常常使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碰撞与交流中反躬自省,从而指引人生意义的真谛。高扬着理想与激情的人文教育往往能够打消“超人”之规律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迷茫与怯懦,并以真的心灵、善的伦理、美的想象,将迷途者唤回“属人”的世界。
余秋雨在《千年庭院》里有句话,“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文化人格建设方面却存在着谬误。其中最具人文倾向的语文学科的教学情况就令尊重人性人格教育,倡导“学”“术”兼修的历代教育大家们扼腕叹息。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千秋大业,应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xiaozhibei.com ],应促使学生具有健全的文化人格,最终成为品行端庄的文化人、文明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人们在观念上正在逐渐摆正人文教育的位置,然而要想在实践意义上真正实施人文教育,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人文是需要唤醒、激励和引导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宁愿委身于物质的堕落也不愿坚持精神的崇高,宁愿看重出卖灵魂的价值也不愿寻求人生的真谛,宁愿以自私的面孔面世也不愿以博爱的胸襟换得世界的安宁。所以,要抓好人文教育,让学生树立人文理想与人文信念,我们才能获得整个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是促进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的表层上,也应该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xiaozhibei.com ]的人文素养?
首先,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标。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教师就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有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味,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深刻而隽永,从而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其次,要利用好语文教材。中学语文教材如一部百科全书,包容了古今中外人类的观念体系、具备丰富的人文教育特质,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好材料。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名著佳作,人文素养就来自这些文学作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些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人文因素对人的影响。人文教育的内容重视体验的深刻、情感的饱满和精神世界的充盈。教材里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孔子的《论语》等等,无不流淌着作者对人生意义的充满个性的哲学思考。
再次,要注重母语教学的民族文化教育作用。
事实上,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母语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民族性。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汉语言,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是因为它深深地烙上民族的、地域的、心理的、审美的诸多历史印记,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溢着人文精神的语言,体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信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www.xiaozhibei.com中应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
“若不读书,便不知如何而能修身,如何而能齐家治国”。这是朱熹说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领会这些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在教与学双方的感情交流中,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人文素养的教育。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