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学生无愧于是教学的主体
[10-15 23:24:09]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小学科学 阅读:9665次一、背景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分析处理总结能力。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更多观注的是优生的反应,在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差生的活动可以说少之又少,即使有活动,他们能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新课程的理念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所以我校科学组的教师一直在探究,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中等生和差生也动起手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在设计《日历上的科学》这一节课时,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堂实践与探索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小明妈妈告诉他,他的生日是在12月7日,而奶奶却说是十一月初七,小明困惑了,为什么会有两个生日呢?这一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反应动作快的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但有一些差生还没想到。所以第一次上完课后发现有些学生没跟上大家的节奏,还没进入上课的状态。上完课后本校科学组教师讨论后,故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练习卷上写出自己的生日,这下学生可热闹了,纷纷写出自己的生日,同时思考为什么会有两个生日?经过这样的处理,紧紧抓住了中下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带着疑问上课,上课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2、新课学习:
展示当天日历。以往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分析我国的日历由公历和农历组成,我校科学组教师讨论后,决定改成让学生先观察日历,然后思考,这样给中下生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观察日历后思考可得到哪些信息?还有哪些困惑?学生主动思考并处理所接受到的信息,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学生对问题的阐述又培养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我国日历是由公历和农历组成的。这部分内容虽不是很难,但要全部学生都能掌握、运用,必须要结合例子。第一次我只举了儿童节和春节的例子,但有些学生表面上应付一下,没展开积极的思考。组内教师讨论后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节日哪些属于公历?哪些属于农历?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节日很感兴趣,如中秋节、圣诞节等,而且学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我让他们同桌之间,四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我又要求他们记录在练习卷上,采用竞赛的方式,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同时也很好的巩固了公历农历这部分知识。
讨论完节日后,我又采用提问的形式。公历、农历的划分依据你们想知道吗?又再一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很迫切地想知道答案,阳历、阴历的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阳历中地球公转周期是365.2422天,一年是365天,如何处理这一小数呢?我没有直接讲述平年、闰年的设置,而是又引入了生活中的一个有趣的烦恼事,12岁的小红却只过了三次生日,你知道小红的生日吗?学生思考后,能知道小红的生日是2月29日,这样把陌生的平年、闰年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事情,学生更容易接受平年和闰年的概念。闰年的特点我是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的,让学生先自己分析总结,找一找闰年的特点,然后学生回答后总结闰年的特点是能被4、400整除,这又一次培养了学生对所给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讲到农历的年、月、日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否一样?第一次我把2004年~2007年大年初一的日期找出来,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上课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对接连出现表格,文字量太多,中下学生来不及分析,优生已回答了,没有足够思考时间。经组内教师讨论后,我作了这样的处理,还是回到学生熟悉的自己的生日上,改为“你每年的公历生日、农历生日在同一天吗?”这样全体学生就能很轻松地理解农历的年月日在公历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进而我又趁热打铁地设问了:那么农历中的什么成分在公历中位置是固定的?我又以统计2004~2007年夏至的日期表格和地球公转周期图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就知道每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一年中日期不变(最多差1天)。第一次上完课,组内教师讨论认为,差生虽被调动起来了,问题难度不大,以致优等生学习兴致不高,所以我没到此为结束,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节气在一年中(公历中)它们的日期不变呢?虽然有一定难度,但让优生也觉得有挑战性,也激起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引出节气后,学生对二十四个节气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故我不是一下子就讲授节气的作用,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照书本中的二十四节气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所能了解到的信息及发现的规律,这再一次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总结能力。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关系,我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作为课后探究题,让学生通过向长辈询问,上网查找资料,泡图书室等方法找资料来写出节气与物候的报告。学生从多种途径中寻找答案,而不是教师口中的唯一标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密切了科学、生活、社会的联系,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课后小结:
第一次上完课后,我是带着学生一起小结所学内容,但总感觉有些学生思路不太清晰,对所学的公历、农历及阴历的概念不清。经过组内教师讨论后,我作了这样的处理,上完新课后不是马上小结,而是给学生二分钟的思考时间,你学到了什么?自己先小结本堂课的收获和存在哪些疑惑,然后再请学生代表回答。在大家的相互补充、更正下,师生一起小结。这样处理后,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及时总结,思考后,印象更为深刻,效果远远比教师不断反复强调好得多。
三、反思及改进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无论在引入设计新课,探究中始终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知识的获得是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解决问题,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给他们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优秀生和差生都要兼顾,问题不能太简单,否则优生在课堂上会索然无味,但又不能太难,否则差生会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可考虑对同一问题不同层次的展开,让优生和差生分别展开思考,也即进行分层提问。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更合理的设计好教学设计。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科学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动物和植物”教学构想
- › 学生无愧于是教学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