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新教学设计
[10-15 23:19:20]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9181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敌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对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www.xiaozhibei.com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囚绿记》创新教学设计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