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初一语文暑假作业:1-3单元
[10-15 23:21:33]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语文暑假作业 阅读:9621次答: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却又是货真价实的?
答:
3.“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我有哪些感慨?
答:
4.“我”为什么“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答:
五、阅读《每天诞生一次》第12段,回答问题。
1、这个段落中有两个比喻句,请用波浪线和横线分别画出来。比较这两比喻句有什么异同点?
答:
2、模仿上面的比喻句,续写一段话,做到形象具体,语句连贯。
本想好好表现一番,让同学们重新评价我,没想到反而搞砸了,心情象像
,也像 ,
还象像 。
第三单元测试(1)
注音写字。
清洌( )为坻( )为嵁( )佁然( )翕忽( )俶尔( )参差( )( )翠蔓( )人参( ) 启蒙( )类似( )经络( )出差( )悄怆( )幽邃( ) 耳欲聋 干瘪( ) 一liǔ( ) shū( )地 皱xié( ) 明眸( )善 差( )互 寂寥( )斗( )折 腔 调 踞( )在 薄( )阴
尘滓( )挹( )你为眼 jū( )你入口
二、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
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
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取:________
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
⑥、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许: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②水尤清冽。( )
全石以为底。( )
④参差披拂。( )
⑤佁然不动。( )
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
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⑨四面竹树环合。( )
⑩寂寥无人。( )
11.悄怆幽邃。( ) 12.以其境过清。( )
13.不可久居。( )
14.乃记之而去。( )
五、 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会特别的( ),这和看到祖国的( )、祖国的( )、祖国的( )这些图片的感受差不多。
2. 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 ),从高处向我( ),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 )。
3. “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 )的概念,顷刻间( )。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 )了。
4. 瀑布与山体之间有一条( ),人可以从那里( )到瀑布的后面。
七、默写填空。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 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石潭的全貌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第三单元测试(2)
一、阅读《小石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在文中的括号中填写所缺的语句。
2. 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 (居住) D.影布石上 ( 映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4.“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
6.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特点的?
答:
7.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
二、品读《黄果树瀑布》第三、四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2.在第三段中,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摘抄下来,说说它们在语段中的作用。
3.第四段中表达出作者最主要的感受的词是 ,而“作为一个一直统治着我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指
,而“另一个瀑布”是指
。
三、阅读《绿》完成练习。
1. 《绿》的作者是 ,字 ,我国 代著名诗人、 、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 等。
2.《望庐山瀑布水》的作者是 , 朝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太白,号 ,有 之称。
3.《绿》首尾段有何特点?
答:
4.本文行文思路是先写 再写 之后重点描摹 。
5. 文中运用对比写梅雨潭绿地明暗浓淡皆相宜的句子是
。
。
。这样写的好处是
。
6.从第三段中分别找出一个比喻、夸张、拟人句,体会其妙处。
答:
第三单元测试(3)
一、注音
伽( )蓝 飙( )风 舛( ) 着( )重裘( ) 不暇 ( )筵( ) 微pàn( ) 邸( ) hú ( ) 侑( )diāo( )帽 砾( ) fú( )坐 遄( )往 bò ( )翼 cù ( )起 镞( ) 喧嚣怒gòu( ) jù ( )风
龛( )赭( )两山 龙湫( ) 烟mái( )
二、 把下面两段古文译成现代语。
1.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2. 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3. 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三、下边的语句表述有误的是( )
A. 白洋是山名,在浙江绍兴西北海滨。
B. 龟山又名叫乌凤山,在绍兴西北海滨。
C. 作者用白洋潮来比“千百群小鹅”和“百万雪狮”。
D. 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散文家。
四、 两篇都写高梁桥,你认为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 阅读袁中道《游高粱桥记》,完成练习。
1.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出游概要:
①天气状况:
②活 动:
③两地的不同:
2. 作者在第2段中通过不同感官来描写风势,试指出两种。
3. 试分别说明游客山人和作者在京师的原因。作者在文末为什么自嘲?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语文暑假作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