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数学复习高三数学教案高三数学教案:圆锥曲线经典例题及总结

高三数学教案:圆锥曲线经典例题及总结

[10-15 23:09:35]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高三数学教案   阅读:9706

(2)若 = ( )且 试求点M的轨迹方程。

(1)证明:设 ,由 得

,又

, ,即A,B,C三点共线。

(2)由(1)知直线AB过定点C,又由 及 = ( )知OMAB,垂足为M,所以点M的轨迹为以OC为直径的圆,除去坐标原点。即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p)2=p2(x0,y0)。

13.圆锥曲线中线段的最值问题:

例1、(1)抛物线C:y2¬=4x上一点P到点A(3,4 )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则点 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抛物线C: y2¬=4x上一点Q到点B(4,1)与到焦点F的距离和最小,则点Q的坐标为 。

分析:(1)A在抛物线外,如图,连PF,则 ,因而易发现,当A、P、F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

(2)B在抛物线内,如图,作QR⊥l交于R,则当B、Q、R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 解:(1)(2, )(2)( )

1、已知椭圆C1的方程为 ,双曲线C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C1的左、右顶点,而C2的左、右顶点分别是C1的左、右焦点。

(1) 求双曲线C2的方程;

(2) 若直线l: 与椭圆C1及双曲线C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l与C2的两个交点A和B满足 (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解:(Ⅰ)设双曲线C2的方程为 ,则

故C2的方程为 (II)将

由直线l与椭圆C1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

即 ①

.由直线l与双曲线C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得

解此不等式得 ③

由①、②、③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B点在直线y = -3上,M点满足MB//OA, MA•AB = MB•BA,M点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C的方程;(Ⅱ)P为C上的动点,l为C在P点处得切线,求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

(Ⅰ)设M(x,y),由已知得B(x,-3),A(0,-1).所以 =(-x,-1-y), =(0,-3-y), =(x,-2).再由愿意得知( + )• =0,即(-x,-4-2y)• (x,-2)=0.

所以曲线C的方程式为y= x -2. (Ⅱ)设P(x ,y )为曲线C:y= x -2上一点,因为y = x,所以 的斜率为 x 因此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则O点到 的距离 .又 ,所以

当 =0时取等号,所以O点到 距离的最小值为2.

设双曲线 (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2 +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设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过椭圆 ( )的左焦点 作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 , 为右焦点,若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 、 ,其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点 在双曲线上.则 • =( )0

已知直线 与抛物线 相交于 两点, 为 的焦点,若 ,则 ( )

已知直线 和直线 ,抛物线 上一动点 到直线 和直线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设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F(1,0),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为(2,2),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椭圆 的焦点为 ,点P在椭圆上,若 ,则 ; 的大小为 .

过抛物线 的焦点F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长为8,则 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切点 ,则切线的斜率为 .由题意有 又 解得:

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为 ,由方程组 ,消去y,得 有唯一解,所以△= ,所以 ,

由渐近线方程为 知双曲线是等轴双曲线,∴双曲线方程是 ,于是两焦点坐标分别是(-2,0)和(2,0),且 或 .不妨去 ,则 , .

∴ • =

【解析】设抛物线 的准线为 直线

恒过定点P .如图过 分 别作 于 , 于 , 由 ,则 ,点B为AP的中点.连结 ,则 ,

点 的横坐标为 , 故点 的坐标为

, 故选D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 在椭圆 上,则过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

6. 若 在椭圆 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

7. 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

8. 椭圆 (a>b>0)的焦半径公式:

, ( , ).

9. 设过椭圆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A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椭圆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为AB的中点,则 ,

即 。

12. 若 在椭圆 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

13. 若 在椭圆 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二、双曲线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

5. 若 在双曲线 (a>0,b>0)上,则过 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 .

6. 若 在双曲线 (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

7. 双曲线 (a>0,b>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

8. 双曲线 (a>0,b>o)的焦半径公式:( ,

当 在右支上时, , .

当 在左支上时, ,

9. 设过双曲线焦点F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P、Q两点,A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双曲线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Q, A1、A2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双曲线 (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为AB的中点,则 ,即 。

12. 若 在双曲线 (a>0,b>0)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

13. 若 在双曲线 (a>0,b>0)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会推导的经典结论)

椭 圆

1. 椭圆 (a>b>o)的两个顶点为 , ,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

2. 过椭圆 (a>0, b>0)上任一点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 (常数).

3. 若P为椭圆 (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 .

4. 设椭圆 (a>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 , ,则有 .

5. 若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0

6. P为椭圆 (a>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椭圆内一定点,则 ,当且仅当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7. 椭圆 与直线 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

8. 已知椭圆 (a>b>0),O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 .(1) ;(2)|OP|2+|OQ|2的最大值为 ;(3) 的最小值是 .

9. 过椭圆 (a>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数学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