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让自主成为教学活动的本质——语文课堂自主教学不良现象透视
[10-15 23:13:0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语文教学随笔 阅读:9547次△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经。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自主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活动的灵魂,这一切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空间中自主地学习才能实现,然而静下心来深深反思,在我们冥思苦想运作出来的“自由”、“合作”、“生成”的课堂上,孩子们真的“自主”了吗?这样的“自主”真的提高了孩子的语文素质培养了吗?我想,课堂上的某些“自主”现象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现象一:把“自主学习”的操作简单化
一、把“自主学习”简单化为“学生动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在教学时,让学生有朗读课文,有的展示图片,有的表演节目,有的展示录像。即便是局外人也知道,这一切实际上都由教者“幕后操作”,学生只是前台亮相罢了,当下,课堂“动起来”已成一种时尚,操作、讨论、表演……似乎学生忙碌了便是“自主学习”。殊不知,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应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能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如果,一堂课的精彩,在教者的意料之中,在听者的怀疑之中,这样的课堂再怎么“动”,也谈不上“自主学习”。
二、把“自主学习”简单化为“课上乐起来”。
如今,图书、电视、网络、图片、录像都进了课堂,众多的公开课都是“设备大比武”、“课件大比拼”。教者熬费苦心地在台上展示,学生如痴如醉地在台下欣赏,至于有无必要,有无效果,则不在去多问。而唱歌、绘画、表演等形式在教学中也是司空见惯,简直叫人难辨学科,还美其名曰:淡化学科界限。也许单从形式评价教学的优劣有点失之偏颇,而问题不在于这形式能不能用,而在于你的课要不要用,该不该用,用了有无实效,如果这一切从学生实际,从学科需要,从学习效果出发,讲究形式就是必要的,反之就难避“作秀”之嫌。“掌声、笑声、歌声、声声刺耳;讨论、辨论、争论、轮轮落空”,正是对此类现象的辛辣讽刺。
三、把“自主学习”简单化为“教师退下来”。
教学中,有些教师几乎把课堂都让给了学生。即使不考虑“让位”的虚假成份,衡量一节课中学生是不是“自主学习”,也不能简单地看教师学生间的时间分配,如果教者的教学活动都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指导迷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那即便“占用”的时间多一些,也否认不了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受制于教师,纵然时间都交给学生,其“自主学习”也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时下,这样的课可谓不胜枚举,为突出学生“自主”,教师“退避三舍”;为体现学生“能动”,教师“主动退让”;明知力不胜任,却要学生去探究,结果只能造成时间的浪费;明知学生偏离方向,却任由学生去兜圈,结果只能带来无谓的消耗。
现象二:把“自主学习”的内容虚假化
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使用文本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一定的处理或调整, 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文本,而对于文本内容的选择是不存在自主性的。但如今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学习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文本内容加以学习,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故弄玄虚”。
一位老师教学《三顾茅庐》一文,让学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完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后,开始了以下环节:
师:同学们,你喜欢课文的哪个部分呢?
生:我喜欢读刘备第二次去拜访的情景。
生:我喜欢读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的情景。
师:那请喜欢内容相同的同学们成一个小组(有许多同学在选组的时候犹豫不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过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
(学生自由读,不少学生随便读了几个段落后开始无所事事,最后教师请学生比读、互读、评价)。
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老师也很想读,你能教老师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吗?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读得尽兴,读得高兴,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乍一看,这真的是一堂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语主课,但细一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课堂上热闹、活跃、自主等假象的背后,学生还是没有自主。说到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非但没有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反而学会了“跟风”凑热闹,带着虚伪、浮躁去学语文,这是极其危险的。
现象三:把“自主学习”的方法伪性[1] [2]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随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