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10-15 23:26:2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9490
小结 你来说说今天学了什么知识。 学生小结,上交今天的讨论报告。 1分钟

课外调查 请你选择你了解的社区,并说明该社区属于哪一种特色的社区。 1分钟

综合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过一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选择。然后分别设计了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图四幅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判读和使用,从而使学生了解获取地图信息的基本要领。

二、学习目标

1. 通过对图1-11A和图1-11B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选择地图

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使学生能将有关地图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图的种类。

难点;地图的运用。

四、探究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入 出示各类地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图)

出示图1—11A和图1—11B提问:

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

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从两幅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A,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B,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那么多的地图,那么同学们会使用这些地图吗?这节课就让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使用地图的能力吧!看看谁用的好,用的妙。 学生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图

情景探究一:

出示杭州旅游图,设计出自己的旅游方案。

提示:

1. 教师下发有关杭州旅游景点的介绍材料

2.教师告诉学生策划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行程问题、景点停留时间、参观内容、以及路线兴趣。

情景探究二:

郭莉莉准备到湖南的张家界风景区游玩两天,想选择一个旅游公司,请各小组以一个旅游公司路线策划组的身份,帮助她设计一条路线,并且报出旅游价格,争取她加入你们的旅游团。

教师提供张家界景点的一些介绍,以及价格参考。 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

学生互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介绍方案

互评方案

新 课

小 结 提问:

1.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2.你还有什么问题。 自我小结

作业 绘制新沙岛景观分布图 完成时间为一周

第二单元: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读图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3.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类型

多媒体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相关视频、手工制作的七大洲轮廓图

二、基本思路

教师、学生、媒体组合→展示音像、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图片→展示图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作小结→展示七大洲轮廓图,观察思考→展示七大洲分布图 →展示视频,学生观察→介绍交通要道,趣味小结。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节选有关地球全貌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从小家进入人类的大“家”的学习中来。

出示地球仪,学生观察思考,对海陆分布有个感性的认识。

【板书】一、人类的栖息地

学生活动:读图2-2,对比海陆面积大小。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广东省地图(包括南海部分海域),学生读图找出雷州半岛、南沙群岛、海南岛,讨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

(学生交流,总结略。)

【板书】2.七大洲

学生活动:读图2-4,找出七大洲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分布,观察它们的轮廓特点,大小比较。(学生回答)

以组为单位,竞赛回答问题,出示制作的大洲轮廓简图,让小组强答,并描述其形状。(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形图”。

(过渡)这些大洲之间远隔重洋,我们找找看都有哪些海洋?

【板书】二、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演示课件)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播放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主要是海洋生物资源和能源矿产的现状,以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为例。

(小结,并对海洋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作简单叙述。)

【板书】2.海洋资源

(学生活动)分发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重要交通要道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师生小结。

最后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布置作业:画一幅世界大洲大洋的简单轮廓图。

第二课自然环境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候万千”“风光迥异”三部分,教材利用各种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对世界地形和气候作了生动的呈现。

●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和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世界多样的气候。

●教学思路

(1)本课时是该课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略做改动,把“气象万千”中的“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这部分放到下一个课时中;

(2)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本课的中心载体,是多样的地形、万千的气候围绕着“文明古国”展开,从历史知识切入,引导学生探究地形和气候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世界地形挂图》;学生收集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学与教的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

导入设问引趣

教师引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用金字塔、空中花园设问引趣: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大致位置吗?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大致位置,便于稍后分析归类

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活动:通过四大文明古国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得出平原的特征。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探究其他各类地形,包括特征和实例。

承转: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①从图中这么多色彩(图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②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描述当地气候时用了哪些词语?③这些词语反映了气候的哪两方面的特点?④四大文明古国大致处在哪些气候带上?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规律

小结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观念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在开始我们新课以前,先来考大家一个课外知识:我们知道,在好几千年前,世界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个文明古国,它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哪位同学知道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大致位置,请上来在《世界地形图》上指给大家看。

【展示】《世界地形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