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10-15 23:26:2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9490次然后,请学生阅读第124页阅读卡:秉笔直书的史官)
【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记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养有德、才、学、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笔直书的史德。正因为有很多这样的史官,才能使人们看到相对客观的文字资料,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文献去研究久远的过去。)
【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书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出现了不用纸张的电子书籍。而且,撰写历史的人也不仅仅局限在史官或者文人身上,普通人也可以书写历史。比如说写自传,实际上就是写个人的历史;有些人对自己的家庭、家族感兴趣,就可以撰写家庭史、家族史。如果我们想了解身边生活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去调查研究,撰写我们学校的历史,社区的历史,村落的历史,甚至每一件生活用具的历史。
【提问】史官的记载和普通人的记载有什么不同呢?史官主要记载的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等,但是对于民间的历史、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却不关注,那么如何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呢?
(实物资料)
【展示】《汉代舞女画像砖》。
【提问】通过画像砖,你能了解汉代的哪些情况?(了解汉代的舞蹈服饰和社会生活等。)
【总结】所以,文献资料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除了书籍之外,还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提问】文字产生之后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来了解,那么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我们如何认识呢?
【总结】对于没有书籍和文字传世的远古时代,文物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它。
【板书】实物资料
【提问】文物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总结】文物指的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
【提问】文物是怎样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呢?
【展示】山顶洞人的骨针、装饰品和头盖骨图片资料。
【提问】从这些文物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提问】这是一根针,但是它却不是一根普通的针,它是用骨头做成的,并且经过考古学家的测定,这根针距今已有18000年了,是我国远古先民们使用过的,根据刚才老师的描述,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针了;这说明他们已经有衣服穿了。
【提问】这根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回答:骨头。
【提问】我们知道骨头这种材料很硬,如果把他磨成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况且针上还有小孔,看到这细细的针和针上的小孔,你又会想到什么?(这说明当时人的磨制技术很高,并且钻孔技术已经出现了。说明了当时的居民已经很聪明了。)
【提问】针是用来做什么用的?(缝衣服。)
【提问】有了衣服穿,说明了什么问题?(更暖和了、更美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得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美的意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展示】“装饰品”的图片。
【提问】这些装饰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兽骨、贝壳、海蚶壳等。)
【提问】这些材料的使用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当时人的饮食当中有野兽的肉和海鲜等。)
【提问】当时人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有高山、有森林、有河流。)
【提问】当时人的生活范围如何?(当时人的生活范围很广泛。)
【提问】这组装饰品是用来做什么的?(把这些东西穿在一起,可以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提问】当时人为什么佩戴装饰品?(因为戴上装饰品显得很漂亮,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有了美的观念和意识。)
【提问】请仔细观察装饰品,思考这组装饰品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对称美。)
【提问】装饰品的出现还能说明什么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当时的人们还吃不饱肚子,就不可能想到制造装饰品,而且从兽牙、贝壳和海蚶壳这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
【展示】山顶洞人头盖骨及其复原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骨针和装饰品的主人。
【展示】司母戊鼎的图片。
【提问】从中你能看出什么?(商朝的青铜器制造水平、商朝的祭祀情况、商朝的青铜艺术。)
【总结】文物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学生阅读125页阅读卡:“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并分析。
【总结】可见,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但要发现古老的文物,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帮助。
【展示】125页图5-62考古学家在进行野外发掘。
【总结】考古学家不但要长年对历史遗迹进行地下发掘,有时还要进行水下考古,寻找古代的沉船或沉在水下的遗迹。就是由于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换来人们对历史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叙述】文物是不是都十分古老的呢?不一定,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今天的微机、笔记本电脑比起来就称得上文物了。
【提问】文物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
【总结】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提问】文献和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那么口耳相传的东西可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呢?
(口述资料)
【提问】请学生看第一组资料中的资料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属于什么资料?(口述资料。)
【板书】口述资料
【叙述】实际上,口述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有些口述资料间接的曲折的反映了历史,有些口述资料直接的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叙述】那么,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呢?原来许多民间传说就属于口述资料。比如端午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等都属于口述资料。口述资料中除了传说外,还有口述历史。
【总结】现在人们还经常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这些记载大多是真的,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承转】可见,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可以记载历史。
【提问】那么,这三种资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第一组资料。
【提问】请大家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能被哭倒吗?
【总结】对,不能。今天秦长城已经不存在了,也没有被哭倒的痕迹,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倒塌了的长城证明孟姜女哭长城的真实性,可见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均有局限性。
【叙述】同样,司马迁史记中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呢?有些同学查阅了《史记》,没有找到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所以文献资料也无法印证。
【提问】但是长城我们都见过,请大家用几个词来描述长城。(工程浩大、雄伟壮观。)
【提问】那么如此浩大的工程由谁承担呢?(男子。)
【提问】如果男子都去服徭役,就会导致什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人们开始怨恨长城,怨恨长城恨不得把它哭倒,于是就演绎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提问】我们知道长城没有被哭倒,可是强迫人民修筑长城的秦王朝却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口述资料中了解一些文献记载的不足,同时口述资料还可以使历史边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传说了解到秦朝徭役的繁重。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一历史教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