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沟通从“心”开始——浅谈“情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沟通从“心”开始——浅谈“情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10-15 23:18:35]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小学思想品德   阅读:9651
  www.xiaozhibei.com 中的情感调节,学生情绪冷淡、消极、甚至恐惧不安,课堂气氛沉闷,即使教师教学水平较高,讲得比较深透,教学效果也甚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潮”,并力求使之控制在愉快程度,从而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最佳教学情境。
  2、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与平等能给人以宽松、顺心的感受。倘若教师在活动中摆出一幅权威的架子,对学生的行为指手画脚肯定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紧张、不安全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就会习惯性地缩回原有生存适应的模式,或以沉默来保护自己,或以附和老师来稳定自己原有的地位,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做到:真心地接纳学生的一切,即使学生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也要给与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即使有缺点,也要给与他们鼓励和进步的机会。学生喜爱上课老师,就会产生师生间的心理相容,会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的积极参与。
  3、      创建人性化的班级课堂规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不仅有师生的交往,还有生生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重视人性化课堂规则的建立。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形成了团结友爱的风气,相互尊重体谅,这样的班级学生往往敢讲、敢问、善于思考,乐于合作,能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会与学生一起为精彩的发言而大声喝彩,也会为发挥不佳的学生鼓掌安慰。这些细小之处但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规则保护了多少脆弱的心灵,又在无形之中激起了他们多少的自信心呀!
  (二)创设活动情景促进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就必须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中体验,在感悟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  调动学生参与体验的积极性
  首先要引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激活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小品、动画片等多种形式,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唤起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心理。其次是精心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深度。含而不漏,在细节中渗透教育这是课堂艺术的境界。热闹非凡、花样别出的课堂如果没有实际效果那就是失败。要避免这一点,课前就要细心观察和全面调查,把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便与教师寻找课堂的切入点密切相关;活动形式应生动有趣,教育方式要隐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不经意中感受到潜在的震撼,增强情感的体验。再者小组合作,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小组合作因为人数相当,组内拥有足够的信息源,能保证每个学生均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是活动课常有的教学方式。
  2、  深化自我反思,促进情感升华。
  通过分享的活动体验,进一步促进反思、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是活动的最终目标。通过反思,使学生将他人体验与自我体验加以整合,提升认识高度,深化教育实效。当学生表述不清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引导技巧,做些提示,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串联整合,增强彼此的认同感。当学生有感而发时,教师还应在课后留下延伸,将活动所得真正内化为品质,将体验、感悟的内容化为行动,并在实践中进行反馈和调整。
  三、情感共鸣  让学生有话敢说
  师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有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教育相长的效果。
  1、  师者以真诚的我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卸去所有伪装,不将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的背后,开放、自由、全情地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表里如一,真情流露。在课堂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着想,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真诚,他们也会放下戒心,真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上《麻烦事,我不怕》师生共同谈论遇到烦恼事的心情时,学生问我“老师,烦恼事来时,你会感到伤心难过吗?”我马上如实地回答:“我也会感到很烦恼,有时候我会很伤心,也会哭。”学生听了先是感到很吃惊,而后是如释重负,原来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有脆弱的时候呀!
  真诚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拥有更真实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驱动课堂教学有两个轮子: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正因为教师与学生双方有这种情感交流,才使教育教学过程更生动感人,更富有人性。
  2、  适时表达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就是说教师设深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共情、共感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传递自己充分理解学生的信息。同理心的前提就是专注于倾听,力求自己的语言与体态语言保持协调一致。关键是教师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生明确表达会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同理对方是一种交往的立场和能力,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去感受对方,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有时候在大人眼里,芝麻大点的事孩子却很在意,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教师要拥有同理心的基本立场:对学生能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深的信任感;由衷地、开放地接纳对方的情感;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能帮助对方从表面进入到深层,帮助对方看到自身的盲点。抱这种方法去实践,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大大提高,师生的合作关系更融洽,活动效果更明显。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
  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
  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
  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要设法去考虑学生的感受,用平等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最真实的感情去体会学生的变化。只要我们始终信奉一句格言:教育的效果是心灵的对晤与真情的沐浴。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抚触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让我们一切从“心”开始。
 

上一页  [1] [2]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思想品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