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
追寻实效见彩虹
[10-15 23:17:3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小学思想品德 阅读:9728次
【摘要】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活动”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活动教学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然而,我们通过留意观察后发现,现实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还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课中提高活动教学实效性的准备工作,并试图探索提高活动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 品德课堂 活动教学 实效性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活动”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但是,如果我们留意观察各种研究课、优质课,不难发现我们的不少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很多老师以为,活动次数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越好;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开始组织活动,看到学生玩得开心就对教学效果满意;很多老师只关注活动的外显状态,热衷于学生活动的数量、频率及活动的趣味性,忽视了活动中的思维成分。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在形式上是活动的主体,但实质上却被动地为活动所牵制。怎样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带着这样一种思考,我就小学品德课堂中提高活动教学实效性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 、为促“实”而“备”——追寻小学品德活动教学实效性的准备工作
学生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经过活动,学生实效经验才能转化成内驱力,才会对后续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为促使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应做好以下四个准备:
? (1)设订好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学生开始进行活动前,教师必须考虑可能及想要达到的结果。活动的目标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关。此外活动目标也应考虑学生的个人目标。活动目标的范围要广不要太过特定,以便使活动过程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必须保持弹性,了解活动可能会向外推展,目标可能也会改变。
? (2)认识了解好每一个参与者:考虑参与活动的对象。他们对于活动内容熟悉吗?如果不是,他们之前的经验如何?他们的知识水平如何?对于活动他们最擅长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活动可能对他们造成紧张的情况?教师必须鼓励每个人参与并肯定他们的成绩。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选择能促进这种情况的活动与方式。
? (3)规划一个合理的活动时间:活动应该包括在品德课堂之中,而不是额外或附加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效果好坏已清楚地显示了这样的概念,并且应该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明白而清晰地了解活动与课堂是一体的。规划活动时间的长短,乃是依据学生学习内容的性质与学生活动经验的强度与长度。确定学习者知道活动的时段以及活动的时间是规划在学习者内需的时段。
? (4)选择适合的活动方法:教师选择活动的形式,不只是考虑到前述的活动目标与内容。在选择活动的方法时应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选择方法时应努力做到因人而异,让不同的人在活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为促“实”而“施”——追寻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实效性的实施策略
开展活动教学必须讲求实效,而衡量活动教学是否取得成效,应该主要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对学生来说,是否深化了课本的知识的理解、是否扩大了知识面;是否培养、提高或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否提升了生活经验,是否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否促进了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等。为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我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做点滴尝试:
1、“动”与“情”
(1)以“动”激“情”——让活动情寓其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智力负载着丰富的感情,那么智慧所表达的内容就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小学生情感丰富而好动,让他们在动中得到体验,是激情、引思、学知的好方法。
如教学《要爱护公共设施》时,学生平时对公共设施不够爱护。根据儿童感情丰富、好奇爱动等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童话表演活动:出示一幅图,上面画着一张正在掉眼泪的课桌,他身上被刻得伤痕累累,组织学生扮演课桌,说说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由于课桌变成了一位小朋友,会说会哭,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在生动的表演中,学生的心与课桌的“心”贴近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动的材料,让学生有序、有层、有情地动,能使他们满怀信心和饶有兴趣地实践,可以缩短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增强真实感,学生在操作中
(2)以“情”促“动”——有情了,活动才会更有实效。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需要在很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进行。我们所施教的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生动活泼的小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渲泻。
如教学《我们分享我们快乐》一课时,我们考虑 “分享”一词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太抽象了,我们可在课中不作任何字面解释,而是选贴近孩子生活及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去感受、去理解。“过生日”是每个孩子都很在乎、很快乐的事情,老师可设计这么一个情景:
1、(课件画面)小红过生日了,妈妈送给她一个大蛋糕,但小红独自一人望着蛋糕,一点也不开心。师: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学生看了画面以后说:小红不开心,愁眉苦脸的。
3、师:妈妈送给小红那么大一个蛋糕,小红为什么还不开心呢?
4、(课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生:因为没有小朋友跟她一起过生日,她觉得很孤单。
生:没人给她唱生日歌。
生:那么大的蛋糕一人吃不完就觉得不好吃……。
师:怎样才能使小红的生日过得开心呢?
生:我们去和小红一块过生日,说一声“祝你生日快乐”。
生:我们和小红一起切蛋糕。
生:和她一起吹蜡烛。
生:和她一起唱生日歌。
生:和她一起做游戏。
师:“是啊,我们和小红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不仅小红很快乐,大家也很快乐,因此只有分享才能快乐。”
教师因势利导的一番话,没作任何字面解释,但孩子已基本理解了“分享”的意义了。因此,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要充满情味,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预定的饱含正义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一个静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世界,使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动”与“理”
(1)以“动”促“理”——让活动理寓其中。
活动在教学中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否则活动设置就会失去其核心与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品德课也随之沦为活动课失去其实效性而缺乏教育意义。
如在教《品德与社会》中的《平安回家》一课时,先让同学们以上网、拍摄、翻阅书籍等形式收集交通标志,在了解了交通规则的基础上,再在课堂内创设了“十字路口”场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我是小交警,请你听指挥”上,即模拟城市孩子面临的最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处——十字路口,进行体验活动。同学们或扮演汽车、自行车;或是行人;或二人各举红、黄、绿牌站成一排,充当“红绿灯”;或用刚学会的手势指挥交通;或是安全交通员,设计、粘贴安全用语;或充当纠察员,评点正误,加以监督纠正……全班同学均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了不同的角色,一个个神情专注认真,群情振奋激动,真正进入了角色,体验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思想品德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 › 追寻实效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