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贝文库 :专注文档资料8年,极速海量,用心打造! 首页 |注册 |登录 |帮助

教学频道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 小学音乐 小学美术 小学体育 小学科学 教育范文 班主任工作

计划总结 教学反思 小学家长专区 小升初 初中学习网 高中学习网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中小学试卷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教案

当前位置: 小智贝文库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合作学习需防治的六种“病症”

合作学习需防治的六种“病症”

[10-15 23:13:07]   来源:http://www.xiaozhibei.com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阅读:9488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并已在教学实践中被广大小学教师所采用。许多教师为创设学生合作学习问题情境,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而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有不少的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下面就谈谈比较常见的六种“病症”及其“防治”方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休闲之所
  
  这是教师布置合作交流的内容过于简单,合作中学生可以抽出不少时间做与合作内容无关的事情之现象。
  病例 《9加几》的教学片断:
  1.比较9+5的算法,得出“凑十法”。
  2.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加几的习题。
  我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学生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三个组的学生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课后我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随机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大多数学生回答是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并且不少的学生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病理、处方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没有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成了不少学生的休闲之所。其主要原因在于合作的内容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思维没有挑战性,学生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时,要对学生的经验和学习材料进行研究,找准合作交流的内容。切不可书中安排,教学时就“依葫芦画瓢”;切不可为了顺应舆论,惟形式是从,而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养成了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
  
  二、人云亦云
  
  这是指个别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同学“人云亦云”的现象。
  病例 《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1.学生根据应用题列出算式。
  2.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我身边的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学生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学生讲了三种方法,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病理、处方 造成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这种“病症”不治,在整个合作交流的时间里,个别学生唱独角戏,中下学生走过场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并重,合作交流是为了更好地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而自主探索是合作交流成功的保障。为此,在合作交流前,我们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三、浅尝辄止
  
  这是指教师刚布置学生合作学习,学生还没有充分交流,教师就宣布小组合作结束之现象。这种情况在上公开课时尤其多。
  病例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1.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2.学生合作交流不到两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病理、处方 上述例子反映了合作的浅尝辄止,即表面上看合作已有收获,但实质上大多数学生刚进入合作状态就无功而返。怎样深入呢?很简单,就是要留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时间,让他们探索合作。上题如果让学生继续探索合作,肯定会有学生发现:过底边上的任意一点作高线,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直角梯形(或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转换成一个等面积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放在方格纸内进行研究,也可达到目的。
  
  四、安安静静
  
  这里指的是学生行为习惯较好的情况下,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内容难度过大,出现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发言”的现象。
   病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片断:
  1.教师出示独立思考的内容:“百鸡术”——用100元买100只鸡 ,大公鸡5元一只,母鸡3元一只,小鸡1元三只。问各能买多少只?
  2.学生合作交流。5分钟过去了课堂还是安安静静,教师一看时间不允许,只好自问自答、草草收场。
  病理、处方 按正常的解题思路,上述内容需用到七年级以后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知识,而现在却放在小学五年级,由于跨越的时空太大,学生难以冲破思考的障碍。“用教材教”,使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挑战性,无疑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但是,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那学生不仅完成不了学习之任务,久而久之还会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因此,教师只有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清楚教材的内容、摸清学生的实际并对此进行比较,找准切入点,才能使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真正起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得到果子”的功效。
  
  五、闹闹哄哄
  
  这里与前面相反。当教师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就各说各的,谁也不听、也听不清楚伙伴在说什么,课堂上出现唧唧喳喳、闹闹哄哄的现象。
  病例 “2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片断:
  1.学生尝试编出2的乘法口诀。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笔者观察了一个学习小组,教师一宣布开始,四个学生就同时开口说,谁也不听谁的,也听不清谁说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乃至整个课堂显得唧唧喳喳。后来问他们,果然有的说“我没听”,有的说“听不清楚”。
  病理、处方 教师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说说各自的想法,体现群体的想法多样化。但由于组内人员同时说,合作结束仍然不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汇报时这个组的发言学生只能以自己的想法代替整个小组的想法。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确立小组合作机制或者小组长缺乏管理能力或者不愿倾听他人意见所致。因此,合作前进行分工,合作中各司其职,挑选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并及时给予引导。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小组成员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内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
  
  六、契机不准
  
  这是指教师把具有并列关系的几道习题,先让小组内的成员每人完成一道,然后再交流的现象。
  病例 《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片断:
  1.教师布置合作交流任务,要求小组长分配给组员一人一道,组员做好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按要求操作。
  病理、处方 教师设计的本意是想体现一下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但由于选择的内容都是中间加或减、左右两边乘或除的4道算式,汇报运算顺序时,都是同一句话:先算乘除后再算加减。汇报结果时,一晃而过,谁也不知他人算得是与非。这样的合作交流,不仅不能促进学习,相反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准合作学习的契机。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相关文章